表现英雄气概的四字成语,表现英雄气概描写英雄四字成语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2 15:58:05

中小学生必备:描写人物“气质”的成语,能刻画出登峰造极的人物“气质”。

中小学生必须掌握:描写人物“气质”的成语详解。

中小学生写人物类作文时,少不了描写人物“气质”的内容,如果只仅仅用普通的言词,作文会逊色不少,如果添加一些描写人物“气质”的成语,会使作文妙笔生花,能刻画出登峰造极人物的气质。今天分享36个描写人物“气质”的的成语,感兴趣的中小学生家长保存一下,让孩子读一读,背一背,为作文积累好素材.

表现英雄气概的四字成语,表现英雄气概描写英雄四字成语(1)

01.道骨仙风【dào gǔxiān fēng】

解释:谓有得道者及仙人的气质神采。

成语出处:宋·程珌《喜迁莺·寿薛枢密》词:“道骨仙风,安排顿著,须是人间紫府。”

02.大家风范【dàjiāfēng fàn】

解释:大家:旧指有声望地位的高门贵族。风范:风度、气派。出自高贵人家特有的气派。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8回:“叙起话来,问答如流,气度从容,真是大家风范。”

03.林下风气【lín xiàfēng qì】

解释:林下:幽僻之境;风气:风度。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

04.豪放不羁【háo fàng bùjī】

解释:羁:束缚。形容人性情豪迈直爽气魄大而不受拘束。

成语出处:《清史稿文艺传侯方域》:“(方域)性豪迈不羁,为文有奇气。”

05.不衫不履【bùshān bùlǚ】

解释:衫:上衣;履:鞋子。不着上衣;不穿鞋子;衣着不整齐。引申指居住条件或饮食设备简陋。也比喻洒脱;疏放;毫无拘束之态。多指人的举止或诗文、字画的风格。

成语出处: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既而太宗至,不衫不履,裼裘而来,神气扬扬,貌与常异。”

06.风流儒雅【fēng liúrúyǎ】

解释:风流:有文采且不拘礼法;儒雅:学识深湛,气度不凡。指人文雅洒脱,学识渊博。

成语出处:唐·卢照邻《五悲·悲才难》:“杲之为人也,风流儒雅,为一代之和到此为止;昂之为人也,文章卓荦,为四海之随珠。”

07.风流潇洒【fēng liúxiāo sǎ】

解释:英俊有才华,气度超脱。

成语出处:明徐复祚《红梨记投雍》:“素娘,似你这般风流潇洒,如花似玉,向在东尘,知心有几。”

08.举止大方【jǔzhǐdàfāng】

解释:举动不俗气,不做作。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一回:“若是正经的女子,见了人一样,不见人也是一样,举止大方,不轻言笑的,那怕他在街上走路,又碍甚幺呢?”

09.林下风范【lín xiàfēng fàn】

解释:林下:幽僻之境;风范:风度。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

成语出处:清刘鄂《老残游记》第八回:“这女子何以如此大方?岂古人所谓有林下风范的,就是这样吗?”

10.名士风流【míng shìfēng liú】

解释: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方术传论》:“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

11.满坐风生【mǎn zuòfēng shēng】

解释:亦作“满座风生”。座席之间飘来清风,使同座者都能感到。比喻来者神气不凡,光采动人。

成语出处: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俄而文皇到来,精彩惊人,长揖而坐,满坐风生,顾盼炜如也。”

12.堂而皇之【tángér huáng zhī】

解释:形容公然毫不隐讳地(多含贬义)。

成语出处:鲁迅《花边文学“莎士比亚”》:“末一句是客气话,赞成施先生的其实并不少,要不然,能堂而皇之的在杂志上发表吗?”

13.倜傥不羁【tìtǎng bùjī】

解释:倜傥:洒脱,不拘束;羁:马笼头,比喻束缚、拘束。形容洒脱豪放,不受拘束。

成语出处:《晋书袁耽传》:“耽字彦道,少有才气,俶傥不羁,为士类所称。”

14.温文儒雅【wēn wén rúyǎ】

解释:犹言温文尔雅。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为首的是个半老的儒者气象……次后便是一个温文儒雅的白面书生。”

15.不拘小节【bùjūxiǎo jié】

解释:不拘:不拘泥;不限制;小节:琐碎的生活小事。不拘泥于生活琐事。指人在生活小事上不大在乎。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虞延传》:“(延)性敦朴,不拘小节,又无乡曲之誉。”

16.不拘形迹【bùjūxíng jī】

解释:形容言谈举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成语出处:茅盾《子夜》四:“曾沧海回头一看,认得是土贩李四;在某一点上,他这李四是不拘形迹的密友。”

17.超尘拔俗【chāo chén bású】

解释:尘、俗:佛教称尘世、人间;拔:超出。原指佛教徒修行功夫深;已超出人世。后指超出一般人之上;不同凡俗。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与王周彦长书》:“盖登太山而小天下,观于海者难为水也。企而慕者,高而远虽其不逮,犹足以超世拔俗矣。”

18.超然绝俗【chāo rán juésú】

解释: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成语出处: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

19.放荡不羁【fàng dàng bùjī】

解释:放荡:不受约束或行为不检点;羁:约束。形容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成语出处:晋王隐《晋书王长文传》:“少以才学知名,而放荡不羁,州府辟命皆不就。”

20.犯而不校【fànér bùjiào】

解释:犯:冒犯;校:计较。别人冒犯了;也不计较。

成语出处:先秦孔子《论语泰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21.风流倜傥【fēng liútìtǎng】

解释:风流:洒脱不拘、富有才学;倜傥:超逸豪爽;不拘束。有才华、有学识、风度洒脱豪爽;不拘于世俗礼节法度。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五卷:“那卢生生得伟貌长髯,风流倜傥。”

22.风流蕴藉【fēng liúyùn jiè】

解释:蕴藉:平和宽厚;含蓄内秀。风度潇洒;才华含蕴也可用来形容文章诗画意趣飘逸含蓄。

成语出处:《北齐书王昕传》:“学识有风训,生九子,并风流蕴藉,世号王氏九龙。”

23.放纵不羁【fàng zòng bùjī】

解释:谓恣意行事,不受约束。

成语出处:《晋书·外戚传·王濛》:“濛少时放纵不羁,不为乡曲所齿,晚节始克己励行,有风流美誉。”

24.好整以暇【hào zhěng yǐxiá】

解释:整:严整;暇:不急迫。形容既严整,又从容。也指事情虽多,仍旧从容不迫。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六年》:“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臣对曰:‘好以众整。’曰:‘又何如?’臣对曰:‘好以暇。’”

25.举止不凡【jǔzhǐbùfán】

解释:举动不平凡。形容人的行为动作非同一般,与众不同。

成语出处:清壮者《扫迷帚》第五回:“昨见二君举止不凡,询及栈主,始知兄即吴江卞某,此弟生平最敬佩的人,敢问此位名姓?”

26.满座风生【mǎn zuòfēng shēng】

解释:见“满坐风生”。

成语出处:宋·韩淲《涧泉日记》中卷:“谈论滑稽,文彩可观,围棋饮酒,满座风生。”

27.倜傥不群【tìtǎng bùqún】

解释:卓异不凡;出众。

成语出处:《晋书·索靖传》:“或若登高望其类,或若既往而中顾,或若倜傥不群,或若自检于常度。”

28.武不善作【wǔbùshàn zuò】

解释:意思是既动武就不能讲斯文。

成语出处:《西游记》第六三回:“常言道:‘武不善作’,但只怕起手处不得留情,一时间伤了你的性命。”

29.温文尔雅【wēn wéněr yǎ】

解释: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尔雅:文雅。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太守愕然曰:‘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30.仙露明珠【xiān lùmíng zhū】

解释:比喻人风神秀异。也形容书法秀逸圆润。

成语出处:唐唐太宗《三藏圣教序》:“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31.雄姿英发【xióng zīyīng fā】

解释:姿容威武雄壮。

成语出处:宋·苏轼《念妈娇·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32.雍容不迫【yōng róng bùpò】

解释:形容态度大方,从容不迫。

成语出处:《元史刘敏中传》:“敏中平生,身不怀币,口不论钱,义不苟进,进必有所匡救,援据今古,雍容不迫。”

33.雍容尔雅【yōng róngěr yǎ】

解释:见“雍容闲雅”。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当下牛布衣吟诗,张铁臂击剑,陈和甫打哄说笑,伴着两公子的雍容尔雅,蘧公孙的俊俏风流,杨执中古貌古心,权勿用怪模怪样。”

34.羽扇纶巾【yǔshàn guān jīn】

解释: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

成语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35.玉树临风【yùshùlín fēng】

解释:形容人风度潇洒,秀美多姿。亦作“临风玉树”。

成语出处: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20回:“其人品之美,翩翩皎皎,有如玉树临风。”

36.燕语莺声【yàn yǔyīng shēng】

解释:燕子的语音;黄莺的歌声。原形容美好的春光。后形容女子声音宛转动听。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金线池》楔子:“袅娜复轻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语若流莺声似燕,丹青,燕语莺声怎画成?”

表现英雄气概的四字成语,表现英雄气概描写英雄四字成语(2)

表现英雄气概的四字成语,表现英雄气概描写英雄四字成语(3)

表现英雄气概的四字成语,表现英雄气概描写英雄四字成语(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