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凤良
多年未手写书信了,下午整理一封老信札时,又见到了久违的“此致敬礼”。排版时又想到了古典信函中以“抬头”表达敬意的传统。之前多年一直没真正明白“此致敬礼”何以要分开另起一行。网上搜索,相关文字也多含糊。故略记几笔于此。
抬头,旧时书信、公文等行文中遇到对方的名称或涉及对方时,为表示尊敬而另起一行。现在在单据上写收件人或收款人名字的地方,还叫抬头。
抬头有挪抬和平抬两种常见格式。挪抬即遇到人名或称谓时向下挪移,留出空格,表示去除其头上的重负,让其头可以昂起。而平抬则是直接换行,将人名或称谓顶天书写,其尊敬程度显然超过挪抬。甚至,为了加强崇敬程度,还另有单抬(另行且高出一格)、双抬(另行且高出两格,用于提及对方父祖辈)、三抬(另行且高出三格,用于天、地、帝、祖等)等格式。
以下是唐颜真卿《颜勤礼碑》中平抬和挪抬的实例。此例中,不但平抬“太宗”,而且连“制”(皇帝的命令)也被平抬,避免被前面的字压住头。在纵向书写的年代,抬头书写所蕴含的尊崇,是显而易见的。
在横式信函中保留的抬头格式,有信首的称呼,以及信末的祝颂语,即“敬礼”。所以,信首的称呼一定要顶格写,不要加空格,相当于纵式信函中的顶天。“此致敬礼”这一动宾词组也要被
拆开,把“敬礼”二字另起一行书写,因为“尊敬的礼节”是致给对方的,所以要换行,避免被“致”字压住,且顶天书写不加空格。“此致”后面自然不能加标点。
虽然横式信函保留了以上抬头格式,但其蕴含的尊崇感,已经大大低于纵式信函。设想上图中“太宗”二字居于纵行之末,上顶几十个字,这位皇帝的脑袋得承受多大的负重感!而在横式信函中,对方名讳居于一行的最右端,或者下一行的最左端,实则都要承受上面诸行的压迫,简直无处逃遁。
所以,如今信函中的这两处抬头格式,只是保留了传统抬头的形式,而其内涵则越来越不为人所理解。特别对于“此致敬礼”字义和格式的解读,也出现了诸多混乱,比如有人撰文说“致”是“结束”的意思,这就是胡解了。
关于“此致敬礼”的写法,纵式信函中,可以把“此致”接续于前一段,甚至写于纵行之末,平抬“敬礼”二字。而在横式信函中,可把“此致”写于横行之右(我上学时老师就这么教,一直很不理解),如今更多地是写在横行之左而空二格不加标点,“敬礼”另起一行顶格写。
临时搜了几封民国信札,可资佐证。图左,近代诗人、词人夏敬观信札,“此颂台安”之“台安”被平抬。图右,此函把对方名讳和“大安”一起平抬。最后一个符号是“顿首”二字之草写。
下图,此函的“大安”二字,已经超越平抬,而属单抬,甚至双抬了。
忽然想到了启功解“群”与“羣”的趣事。古代臣子为拍皇帝马屁,多不用君与羊平齐的“群”字,而用君居羊上的“羣”字,这也算一种特殊的抬头吧,而且应当是单抬,君比羊高一脑袋!
其实,贵为天子,与羊置什么气啊!即便你让君比羊高仨脑袋,终归你还是把皇帝降格为牲畜的级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