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出师表原文注音,后出师表原文打印版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3 12:04:35

后出师表原文注音,后出师表原文打印版(1)

先帝虑汉、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liàng)臣之才,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1、先帝:即刘备,字玄德,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三国时蜀汉开国皇帝,建安24年(219年)进位汉中王,章武元年(221年)于成都称帝,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谥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 2、贼:指曹魏;立:存在; 3、偏安:偏据一方以自安; 4、量:审度; 5、固:本来; 6、孰与:何如。

臣受命之日,寝(qǐn)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故五月渡,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1、思惟:思考,考虑;惟:思考; 2、南:指少数民族聚居的益州南部诸郡; 3、泸:泸水,即金沙江;建兴元年(223年),南中诸部并皆叛乱,三年春,诸葛亮率众征之,其秋悉平; 4、并日而食:谓两天才吃一天的饭。

臣非不自惜也,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dū),故冒危难,以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qū)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1、顾:但; 2、奉:遵照; 3、非计:不是上策; 4、适:才;疲于西:228年,诸葛亮挥师攻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皆叛魏应汉,关中震动,魏明帝曹叡西镇长安; 5、务于东:在东方致力于作战;魏将曹休攻吴,吴将陆逊败之于石亭; 6、乘劳:趁敌人疲劳的时候; 7、进趋:犹言进攻。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pī)(chuāng),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而欲以长策取胜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1、高帝:汉高祖刘邦,前202年~前195年在位; 2、渊深:谓深谋远虑; 3、被创:身受创伤; 4、陛下:指后主刘禅,字公嗣,小名阿斗,223年继位为帝,263年魏将邓艾伐蜀,刘禅投降,被迁往洛阳,封安乐公,271年死于洛阳; 6、良、平:指汉高祖的重要谋臣留侯张良与曲逆侯陈平; 7、长策取胜:指想通过长久对峙的方略取得胜利; 8、坐:谓坚守,常驻不动。

刘繇(yáo)、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sè)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1、刘繇:字正礼,东汉末年宗室、大臣,曾任扬州(治所在今安徽合肥)剌史;王朗:字景兴,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曾任会稽(治所在今浙江绍兴)太守;此二人都为孙策所败; 2、动:常常; 3、孙策:字伯符,三国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长子,孙权之兄,三国时期孙吴的奠基者,建安5年(200年)为刺客所伤,遂死,年26岁;坐大:安然而日趋强大; 4、江东:指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地区。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dài)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1、殊绝:超群绝伦; 2、孙、吴:指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孙膑、吴起; 3、困于南阳:建安2年(197年),曹操在南阳郡治宛城被张绣击败; 4、乌巢:地名,今河南延津东南;建安5年,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后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击破袁绍,始转危为安; 5、祁连:山名,今甘肃境内; 6、黎阳:地名,今河南浚县东;袁绍子袁谭据黎阳,曹操用兵吴蜀,谭兵逼迫其后;7、几败北山:建安24年,刘备斩*留守汉中的魏将夏侯渊,曹操争汉中,运粮草经北山之下,被赵云袭击,损失惨重; 8、潼关:地名,今陕西潼关县;建安16年,曹操西征马超、韩遂,战于潼关,马超军万余人追之,箭如雨下,曹操几被射死;殆:几乎; 9、伪定:谓似定而实非定;一时:谓时间不久。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nú),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1、昌霸:即昌豨,东汉末年东海郡太守,叛曹操而归附刘备,曹操派刘岱、王忠数次击之,不胜; 2、巢湖:当时合肥乃魏之重镇,巢湖在合肥东南,曹操多次从巢湖进攻孙权,都未能越过; 3、李服:或以为当作“王服”;建安4年,汉献帝密诏车骑将军董承与将军吴子兰、王服、刘备等谋*曹操,后计划泄露,董承、王服被*; 4、夏侯:夏侯渊,字妙才,曹操起兵,夏侯渊以别部司马骑都尉从,后任征西将军,守汉中,建安24年为蜀将黄忠袭*; 5驽下:谦词,谓才能低下。

自臣到汉中,中间(jī)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cóng)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1、期年:一周年; 2、曲长、屯将:军队里曲、屯的长官;曲、屯都是军队的编制; 3、突将无前:谓他们都是冲锋陷阵的将士,无有敌者; 4、賨叟青羌:指蜀汉军中少数民族将士;散骑武骑:皆骑兵; 5、图:设法对付,谋取。

今民穷兵疲,而不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早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1、事:指战事; 2、息:休,止; 3、住与行:指防守和出击; 4、劳费:付出的人力 、物力。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fǔ),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

1、夫难平者,事也:战争是难以衡量和预料的; 2、败军于楚:建安13年( 208年),刘备在当阳被曹操击败;当阳:古为楚地; 3、拊手:拍手; 4、连:联合;吴、越:指孙吴,其版图包括古吴国、越国之地; 5、巴、蜀:当时刘璋统治的益州地区,古巴国在今四川东部,古蜀国在今四川西部;建安19年( 214年)刘备攻占益州; 6、夏侯:夏侯渊;授首:投降或被*,这里指被*。

然后吴(gèng)违(wéi)盟,关羽毁败(zǐ)归蹉(cuō)(diē),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料。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1、更:又; 2、关羽毁败:建安24年,孙权用吕蒙计袭荆州,*关羽及其子关平; 3、秭归:今湖北秭归;蹉跌:失足跌倒,比喻失败;蜀汉章武元年,刘备为关羽复仇,奋力伐吴,次年至夷陵,为吴将陆逊所败,逃至秭归,收聚败兵回蜀; 4、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曹操死后袭位为魏王,220年废汉献帝自立,即魏文帝,226年病逝于洛阳,时年40岁; 5、逆料:预料; 6、鞠躬尽力:亦作“鞠躬尽瘁",指为国事竭尽心力;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瘁:劳累; 7、利钝:谓顺利或受挫; 8、逆睹:预见。

后出师表原文注音,后出师表原文打印版(2)

诸葛亮塑像

《后出师表》全文:

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liàng)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qǐn)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dū),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qū)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pī)创(chuāng),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yáo)、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sè)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dài)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nú)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jī)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cóng)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早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fǔ)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gèng)违(wéi)盟,关羽毁败,秭(zǐ)归蹉(cuō)跌(diē),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料。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后出师表原文注音,后出师表原文打印版(3)

清 过珙《古文评注全集》评:

一篇只是说事势成败难以逆料,然却条陈利害,已若烛照,数计而龟卜,其计以为听之言,则有如前所云之者,否则利钝所不敢知,亦冀先帝阴有以谅之气。忠款之意,溢于毫端,真有古纯臣进谏之风。


《后出师表》是诸葛亮在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出师北伐曹魏,当时有一部分人怀疑、反对,故诸葛亮于次年上此表以审时事,兼明己心。有学者认为表中所叙的史实多有乖舛,不完全是诸葛亮的亲笔。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