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文井的童话,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就读过,例如《小溪流的歌》《蚯蚓和蜜蜂的故事》等,如今已隔30多年,他的童话作品在我的心中仍然有着挥之不去的甜蜜记忆。
孟兴国
河北省邢台县城计头乡中心学校副校长,曾获中国教育报“2017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提名奖。
上世纪80年代农村小学生课外读物非常稀少,在姐姐送给我的一本童话书中我第一次遇到了严文井。这本童话书包含许多中外知名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陪伴了我的整个童年,书被翻得没了书皮,书页也黑了。然而现在想起来,它却是我童年生活中最美好的记忆。
遗憾的是,这本书后来被青少年的自己所遗忘,当我想要再次找到它时,却再也找不到了。好在,我还记得许多童话里的人物形象、记得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以及他们留给我一生的童话情愫。
严文井创作的童话故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童话故事美得像童话诗,充满欢快的节奏,用诗一般的语言,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心灵成长。
当得知严文井的《“歪脑袋”木头桩》入选部编小学教材时,我感到非常欣慰。基于我的切身体会,我认为他的作品值得让每一个正处在人生中最美好时光的孩子一读。
《“歪脑袋”木头桩》讲的是一个“又脏又丑”的歪着脑袋的毫无生机的木头桩,因为自己“年纪大”而变得非常的骄傲自大,看不起身边的任何人。
有一天,一个淘气的小孩儿,用小刀往他的树身上胡乱地刻画了一个很丑的人脸,并随口夸了一句:“这是一个雕像,美极了!”
这下,“歪脑袋”木头桩变得更加不可一世了,它也真的认为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应该受到所有人重视和尊重的“雕像”。可是,令他想不到的是,在别人的眼里他仍然是个一文不值的“老木头疙瘩”“木头桩”“破木头”。这令他非常懊恼。
有一天,几个小姑娘来到草地旁,把橡皮筋拴在这个“木头疙瘩”上跳皮筋,小姑娘们的快乐震动了它,让它想起了自己是小树的时代,想起了自己也曾经长着嫩绿枝叶的时代……
它沉浸在自己的回忆里,忘记了自己是一个“雕像”,懊恼没有了,它也随着小姑娘们唱起了快乐的“跑调”的歌曲。
当然,童话故事的原文要比我的概述精彩和有滋有味,只有一字一句地读一读童话故事的原文,才能真正感受到它所带给人的愉悦和顿悟。
这个童话故事,围绕着主人公“歪脑袋”木头桩的遭遇所产生的心理变化而展开,通过它的变化,从而让读者产生思考,获得启发和成长。但是文中却没有死板的教条式的语言——没有小朋友不喜欢的讲道理的话。
从一开始的“歪脑袋”木头桩,令人讨厌至极——如果只是因为丑的话,还不至于太令人讨厌,关键是:
它很骄傲。它瞧不起周围的小草,他比谁都高,就觉得自己比谁都高明;年纪大,大概好几百年了,这也令他非常骄傲。这样的骄傲,让它忘记了“自己刚发芽的时候,他甚至比许多小草还要矮”。
它很虚荣。就因为淘气的小男孩拿刀子在它身上划拉了一个人脸,并随口“夸”了一句,就让他觉得自己立刻“高贵”起来,就认为自己应该得到世界上所有人的重视和尊重。这也罢了,而且开始摆架子、训斥别人,不想让任何人靠近自己。
可是,它的骄傲和虚荣,并没有获得别人的重视和尊重,小草们都不搭理他,麻雀们都嘲笑它。关键是,它自己也没有一天是快乐的。
读到这里,我有点可怜和同情它了——一个非常希望得到别人尊重和重视的人,非但得不到尊重和重视,反而招来嘲笑,这真的是非常可悲的事情。
其实,可悲可怜的“歪脑袋木头桩”也有那么一点“可爱之处”,那就是它还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和重视。它的这种追求并没有什么错,错误的是它想要获得他人尊重和重视的做法。那么,这个可悲“歪脑袋”木头桩怎样做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重视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故事中也是有的。
首先,是因为他忘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才让自己变得骄傲、虚荣,不尊重别人——不尊重别人的人永远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假如他能够记得,自己当初还没有小草长得高,自己也是从一棵小草长成现在这么高,那么他就不会看不起小草;假如他能够认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个“雕像”,而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木头桩”,就不会产生可悲的“虚荣心”,也不会去驱赶麻雀,结果却得到麻雀的嘲笑,也不会因为别人称他为“老木头疙瘩”“木头桩”“破木头”而生气懊恼,从而做出一些伤害别人更伤害自己的做法。
其次,是因为“歪脑袋”木头桩没有懂得,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和重视,除了自己不能自高自大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对于他人的价值,也就是你能为身边的人有什么贡献。当你对身边的人有贡献的时候,你就有了价值,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重视。
故事中,“歪脑袋”木头桩一开始是看不出来有什么用的,麻雀在它的身上歇歇脚,它不愿意;小姑娘们要把橡皮筋拴在它身上跳皮筋,它不高兴。
后来,工人们把它所在的地方改造成了一个公园,也把它改造成了一个长椅子。公园里增添了很多游乐设施,小朋友们来公园里打秋千、滑滑梯,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找他玩。
忽然,它看见了上一次来它身边的跳皮筋的小姑娘们,正在找栓皮筋的地方,这个时候,它竟然主动地招呼起来她们,尽管还称呼它为“木头疙瘩”,仍然有点不高兴,可是它寂寞太久了,有人来找它玩,总比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好。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歪脑袋”木头桩有了价值了,因为它对小姑娘们有贡献了。我想,小姑娘们也开始喜欢它并重视它了。
关键是这个时候,“歪脑袋”木头桩因为快乐的小姑娘们,忘记了自己是个“雕像”,让它想起了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的历程,它放下了自己的“骄傲”,放下了自己的“虚荣”,随着小姑娘们唱起了欢乐的歌——此时此刻,它已经心甘情愿成为小姑娘们栓橡皮筋的“木头疙瘩”,没有了懊恼,只有快乐。
孟子曾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意思是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尊敬他。
因此,我们可以感受到,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和重视,就要先尊重别人,千万不要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不要忘了自己的本来面目,要对他人有所贡献和价值。
《“歪脑袋”木头桩》这个童话故事,既适合默默地读,也适合朗朗地读。默默地读,会让你感受它内容情节的生动和寓意的深邃;朗朗地读,则可以读出故事中欢快的节奏,也许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来。例如故事中的儿歌:“小皮球,香蕉梨,马莲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在我小时候,几乎所有的小伙伴都会唱这首儿歌,每次下课校园里充满了这首儿歌的旋律。
严文井的童话故事,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够读他的童话故事。《“歪脑袋”木头桩》《小溪流的歌》《蚯蚓和蜜蜂的故事》等童话故事,都值得一读再读。相信,每一个童话故事,都能给孩子一个难忘的甜美的梦。
虽然严文井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2005年去世),但是他把自己一生的童话梦,留给了孩子们,留给了世人,留给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