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深度解析,赠汪伦全文讲解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3 13:15:47

《赠汪伦》,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游历安徽泾县时,写给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此诗语言风格凝练,读来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后人所津津乐道,全诗如下: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此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在岸边依依不舍、踏歌相送的情景,表达了汪伦对李白朴实而又真挚的感情;后两句先用“深千尺”来修饰桃花潭的深邃,紧接着又笔锋一转,用“不及”二字,以实衬虚,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桃花潭水,生动形象的表达了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力丰富奇特,虽仅有短短二十八字,却足以流传千古。

然而,这首诗背后的涵义,您真的读懂了吗?今天,我们来细致分析一下,这整件事情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真相吧!

赠汪伦深度解析,赠汪伦全文讲解(1)

李白从天宝十二年秋天到宝应元年,也就是从五十三岁至六十二岁的十年期间,曾经七次游历宣城,观赏美景,吟诗作赋,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

李白第一次来宣城,只身独坐敬亭山时感怀而作:“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使得原本籍籍无名的敬亭山,随之迅速声名鹊起。

“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这是李白第三次游历宣城,秋登谢脁北楼,望江城无边景致,而缅怀前代诗人谢脁时所作。“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首《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更是李白诗词中,难得的上乘精品!

宣城的名胜景点,除了敬亭山、谢脁楼,就是位于泾县的桃花潭了,桃花潭我幸去过两次,离我老家也不是很远,那里的风景,自是旖旎非常,很适合在三至五月的晴暖天气里,前去寻芳踏青,尤其是在桃花完全盛开的时节,此时的桃花潭,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徜徉其中,足以飘然思不群!

正是因为李白的这首赠别诗,让汪伦从此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这个角度来看,汪伦可谓是赚大发了。但是,你可能有所不知,比起汪伦热情款待、李白临别赠诗的这一段伟大友谊,我倒是觉得,汪伦就是天下第一坑,他也是唐朝时期最会玩文字游戏的人,没有之一!

赠汪伦深度解析,赠汪伦全文讲解(2)

汪伦者,何许人也?据宣州《汪氏续修支谱》记载,可以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汪华五世孙,传言汪伦本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甚好,常以诗文往来赠答。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后汪伦任满辞官,居泾县之桃花潭。此诗或为汪伦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然而,考究典籍,宋本《李太白文集》题下又有注云:“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还有很多其他的典籍,都没有此一项的明确记载。由此可见,汪伦亦不过为泾县一普通乡绅耳,之前与大诗人李白、王维等,根本就没有什么密切的关系,《汪氏族谱》之所以这样记载,无非是一种自我标榜的渲染罢了。

清代学者袁枚,在其笔记体小说《随园诗话补遗》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唐天宝年间,泾县乡绅汪伦,对李白诗作极其喜爱,每得之,辄日夜吟诵,百读不厌。闻听诗人李白南下,旅居至南陵叔父李冰阳家,欣喜万分,遂写信给李白,盛情邀请李白来桃花潭一游。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李白见信,欣然应邀。

见面后,李白对汪伦说:“此番前来,一是观赏十里桃花;二是酣尝万家酒店,此意难违,美意难却。”汪伦闻言,脸色惨然,歉意答曰:“桃花者,十里之处有桃花渡也,并无十里桃花;酒店者,乃店主之姓也,并无万家酒店。”李白听后笑而言之:“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伦豪士,此亦快事。”

款留数日,李白向汪伦辞别,汪伦不舍,赠予李白名马八匹,官锦十段,又派仆人将这些物品先行送到船上,在家中宴请宾客,深情款待李白一番。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边的小船,正要离开时,忽然听到岸边传来一阵阵踏歌之声。

李白回头一看,却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汪伦的深情厚谊,以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非常感动。李白随即铺纸研墨,作《赠汪伦》一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亦传唱至今 。

赠汪伦深度解析,赠汪伦全文讲解(3)

故事到此,似乎可以告一段落了,这也是中小学教科书上,向我们一贯展示的、积极而又正能量的深厚友谊。然而,这个故事,对于各位来说,也许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背后又有怎样不可描述的隐情,这样的隐情,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这一切,你都知晓吗?

是的,笔者在前文已经和各位说得很清楚的了:汪伦就是一个坑,他也就是擅长使用看似高深莫测、实际上却一点儿也不高明的文字伎俩,以“十里桃花”“万家酒店”这两个兴趣点做为诱饵,生生的把大诗人李白,从宣城的南陵,给直接地“勾引”到了泾县,从事情的本质上来看,这明显就是一种“赤裸裸”的欺骗,与情感或是道义上的“绑架”有何两异?再者,若是没有李白写下的那一篇扛鼎之作《赠汪伦》,泾县在历史上何以流留芳?更别谈什么“桃花潭水”“万家酒店”,以及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汪伦了!”

汪伦这样的做法,也确实是非常成功的、利用了如今传媒学上面所讲述的“眼球效应”,瞬间就抓住了李白的G点。况且李白本身,也确实是十分地好酒,杜甫在《饮中八仙歌》里,有几句诗,是这样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试想一下,李白来到泾县之后,如果没有酒,没有汪伦的倾囊地热情款待,李白会写下这样的一首诗词佳作么?

是的,汪伦热情款待是没错,但这也是汪伦欺骗李白在前,仅这一点,便不可原谅。汪伦明知自己有错在先,大玩文字游戏,如果再不从物质方面,给予李白丰厚的加倍补偿,我相信李白在了解到事情的真相之后,也一定会立马掉头就走,为什么这么说?汪伦做人都不真诚,李白怎么可能还有心思,在泾县那里待那么长的时间呢?

赠汪伦深度解析,赠汪伦全文讲解(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