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27日,钱家有一个女孩呱呱坠地,由于家中已经有了四个男孩,最小的儿子出生十个月后便夭折去世,其父母感到能生一个女孩非常珍贵,是男孩子换来的,因此取名——钱易。
她是国学大师钱穆的女儿、“力学之父”钱伟长的堂妹,自己也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之一。
她耕耘于环境工程——水污染防治领域,成就卓越。她曾出版十余部著作、发表360余篇学术论文。她致力于环保事业,为普及环保观念、推动环保立法、推广循环经济鞠躬尽瘁,“绿水青山”是她毕生最大的追求。
她今年83岁,仍然坚守在三尺讲台之上,是无数学子眼中的“钱奶奶”、知心朋友和恩师,六十年的教学生涯使她“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钱易,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致力于研究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效、低耗废水处理新技术、难降解有机物生物降解特性及其处理机理和技术;致力于推行清洁生产、污染预防和循环经济,积极对国家环保决策献计献策并参与环境立法工作。她曾主持多项科研项目,截至201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1次,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次;在国内外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了360余篇学术论文,独立和合作完成16部著作,其中著作《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材获得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她曾任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代表等。
“钱塘潮涌太湖秀,易使天公肯降才。环宇在胸怀大志,境无污染少尘埃。”被人民日报作诗称赞的她有何传奇之处?六十年孜孜不倦格物致知,六十年辛勤耕耘传道授业,学生们口中的“钱奶奶”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9月9日19:00,新清华学堂,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钱易向你讲述她用一生去做好的“两件事”。
一门六院士,半门皆教师
钱易出生于“一门六院士,半门皆教师”的无锡七房桥钱氏家族,这六位院士,分别是钱易的父亲国学大师钱穆,堂兄力学家钱伟长,以及物理学家钱临照,工程力学家钱令希,经济学家钱俊瑞,和钱易自己。
母亲张一贯出生自苏州的中产阶级家庭,与钱穆结婚时已是“大龄知识女性”;父亲钱穆更是在她出生之前就已经在社会上有所名气,正是这样的家庭氛围培养出了新一代的国之栋梁。
但父亲在幼时并未给钱易留下太多印象。父亲在家时,“家里兄妹虽多,但大家从父亲书房前走过都要踮着脚,不会发出一丝声响,母亲生怕我们吵到父亲读书、做研究。” 1937年后,钱穆受聘到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书,之后辗转任教于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等,与家人聚少离多。1949年,钱穆前往广州又移往香港,此后几十年便断了联系,一家人的生活就全靠做小学教师的母亲支撑。
张一贯与子女们,1938年摄于北平东安市场明明照相馆
小时候,钱易家住在有十几户人的苏州耦园,“邻居们知道母亲是教师,就把放学后无人看管的孩子送到我家上晚自习,母亲在大家身边来回走动,给每一个孩子辅导功课”。日子清苦,但母亲的教师形象却在钱易内心生根发芽。
“我妈妈是小学教师,我从小就旁听她上课、给邻居孩子补习。印象最深的是抗美援朝时期,有一些伤病员驻扎在我家旁边,母亲替他们补习文化知识,那些士兵既叫她‘老师’,又叫她‘妈妈’。我当时就觉得,当老师非常受人欢迎。是十分受人尊敬爱护的。”
耦园一角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提到江南苏州,眼前便浮现出一幅烟雨朦胧、青石小桥的景象;吴侬人家依水而生,人们在河边洗菜捣衣,河上的小船上偶尔飘来几句卖蔬菜瓜果的吆喝声,恬静闲适的氛围令人向往。
然而这诗意的生活图景在几十年前就遭到了破坏,“河里的水越来越脏,人们再也不能在里面洗东西了”。但是让钱易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未来的人生会与环境变化紧密联系起来。
1952年,钱易考入上海同济大学,机缘巧合之下选择了卫生工程专业。时刻关心国家命运的她决定在毕业后前往大西北,投入到祖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但是钱易的本科生毕业答辩组主任、清华大学的陶葆楷先生发现了钱易的潜力,就对钱易在同济大学的本科老师胡家骏先生说:“动员钱易来考研究生,我只有一个名额。”
钱易回忆当时的情形道,“胡先生来动员我,我直接就拒绝。我说我不去清华,我要去兰州参加建设大西北。后来胡先生说了几句话:第一,陶先生是市政工程界全国第一的学者。第二,他要招生,你能考上,是你的幸运,你能学到很多东西。第三,很多人去考,你能不能考上还是问题。他把我当时年轻人的好胜心激发起来了,我觉得我要争取机遇。就这样,我来到了清华。”
陶葆楷先生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是我国卫生工程和环境工程教育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培育的几代科技人才为发展中国给水排水专业和环境工程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钱易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