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易恩师陶葆楷先生
走出国门,上下求索
1959年,钱易在清华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主任等职。文革期间,钱易开始偷偷自学英文,“我丈夫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总是看英文书,他高中学的是英文,底子不错。”受到丈夫的影响,钱易在劳作之余也开始看一些英文小说,看不懂的就查字典、问丈夫。后来钱易被下放到江西鲤鱼州开荒种地。
改革开放后,钱易于1981年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任访问学者。两年的时间里,她见到了很多在北京不曾见过的新事物。在出国之前,钱易既没有太多的机会学习计算机,也没有看到过很多汽车,更没有听到过“超市”。“但是我高兴的是,我1983年回来,到1988年,这些东西中国就都有了”,钱易回忆道。
1992年,在中国学术界已小有名气的钱易受邀参加联合国环境与生态联合研讨会,会议在巴西举办。由于没有提前接到自己要发表演讲的通知,而且出发当天航班晚点,钱易在开会前一天半夜才到达会场,“第二天早上我大吃一惊,发现议程上写着我上午第一个发言”,她急中生智,找到会议主持人更换发言顺序,从第一个发言换成了第四个,在其他人发言的时候准备好了讲稿,最终演讲很成功。“我因此结识了会议主持人,她是一个联合国官员,给了我很多有用的研究和讲课资料。”
这次学术会议的另一个重大收获是,钱易被允许旁听半天联合国的环境与发展大会,“所以我们这些人是最早知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我们最早接受了联合国的这些观念和思想,这对我之后的研究影响很大。”
学习了西方先进的环保理念后,钱易开始重视土地处理、氧化糖等技术,加深了对我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方向的战略思考。1993年她主持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处理技术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浓度有机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大,钱易的研究突破性地解决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污染处理问题,其理论深度和广度为当时国内外少见,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获得了国家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并在生产上得到了应用。
钱易伏案工作
工程院首批 院士之一,为环保鞠躬尽瘁
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伊始,钱易就成为首批院士名单中仅有的七名女性院士之一。而评上院士的经历,几乎是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的。
钱易得到了她的导师陶葆楷、清华大学两院院士张维(曾任清华副校长)和两院院士张光斗(曾任清华副校长)的推荐。“他们联系了我当时的系主任,系主任就组织了一些与我接触比较多的同事写推荐材料,并按照工程院的要求填表。而这些工作他们都没告诉过我,我都不知道。”钱易在接受访谈时回忆道,“快要成功的时候,我在校园里遇到张光斗先生并向他问好,他说没遇到像我这样的人,自己的事情一点都不关心。我问是什么事情,他也不告诉我,直到结果宣布后我才知道。”清华人选贤举能、行胜于言的作风在这件事上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说我是中国工程院第一批女院士,我觉得完全不值一提,这个就是碰巧。很多人认为女性不适合做科研,我坚决反对。我认为在智力上,男女没有根本差别。性别上的差别,决定了我们的社会功能不一样。比如家里有些事情,只有女的能做,男的做不了。但是在做科研上我认为没有差别。我认为妇女要挑起社会责任,包括做科研。另外一方面,我们也不是说一定要超过男性。这不是比赛,只是尽我们责任,但是不要自卑。”
钱易与丈夫合影(图源网络)
“院士”这一荣誉所带来的也是更大的责任。钱易的工作逐渐繁重起来——她曾兼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等职务,但繁忙的行政和教学事务并未阻挡她在科研方面前进的脚步。1998年,她作为第一完成人所主持的“YHG系列水平轴转刷曝气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2001年她主持并参与的“持久性污染物的环境界面化学与控制技术原理”项目与2003年的“有毒有害有机废水高新生物处理技术”均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荣誉。
钱易是中国最早倡导和研究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学者之一,二十多年来,她在参与国家环保立法、提出政策建议和建立示范省市方面作了重要贡献。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推进,近年来她也在生态文明教育和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她曾表示:“只要一息尚存,也要把环境事业坚持到底。”
后生可慰,是我最大的幸福
钱易与同学们合影
相比人们熟知的江苏钱家“一门六院士”,她更愿提及的是自己的教师之家。“我想,家人对我最大的影响,是我们都把教师作为一个非常享受的职业。” 钱易说,“我父亲、母亲都是教师,两位叔父,两位姨妈和两位舅父都是教师,我有三个哥哥一个妹妹,加上配偶,一共十人,九个半是老师(编者注:钱易的先生虽在研究院工作,但也带博士生,用钱易的话来说,算“半个教师”),而下一代里又有六个当老师……”
亲和、有活力、谦逊,眼里始终含着笑意,这是几代清华人共同的“钱易印象”。悠悠六十载,讲台上的这位老师已是满头银发,而课堂上的那些青春的朝气却从未改变,钱易从学生心中的钱姐姐、到亲切的钱阿姨,再到和蔼的钱奶奶,与一代又一代学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清华环境学院教授陈吕军是最早受教于“钱门”的博士生之一。直到今天,他仍喜欢跟师弟师妹们提起“改论文”的故事。那是在电脑尚未普及的上世纪90年代,每次他把一沓厚厚的博士论文手稿交给钱易审阅,几天后老师把论文还给他时,手稿总会被红笔改得密密麻麻——从专业问题到语法措辞,甚至到标点符号,都有钱老师修改的印迹。陈吕军只能干脆把几十万字的论文重新手抄一稿,如此反复,直至第三稿才通过。
清华环境学院教授文湘华是钱易改革开放后招的第一个硕士生,之后她又跟随钱易读了博士。“钱老师非常和蔼可亲,但是对学术非常认真,做研究不能有半点的懈怠,哪怕是论文的标点符号改错了都不可以。我的论文里有很多公式,钱老师也会一步步去推。没有钱老师,我绝对不会有今天。我读博士期间,有段时间生病,钱老师也经常去医院看我,让我特别感动。”
为感谢钱易在中国环境科研和教育领域的杰出贡献,钱易的学生们在她80岁寿辰时捐资成立了“钱易环境教育基金”。在该基金支持下设立的“钱易环境奖”,用于激励积极践行环境公益、开展创新研究的优秀大中学生。几年来,钱易环境奖已经激励了许多有志于环保事业的年轻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