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隔窗外望几棵柳树,渐渐的由灰暗变成了淡黄而有光泽,可亲的温柔。
挥手冬去雪飘的奇异景色,款款春来最为撩人眼眸的,是那绝色的烟柳青青。远远望去,只见那河岸烟柳,在水墨中开始了春的萌动,如烟似雨般的朦胧……
生活在北方的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柳树了,而对柳树的认知也是最深的。每年隆冬退却春之来临,在万木萧疏中唯有柳树是最早向人们报春的使者。
当光阴流进人间的四月天,走到布滿柳树的河堤抬眼望去,远近处成行的岸柳垂下柔弱如丝的万千枝条,透着嫩绿的淡淡的鹅黄,在春风的吹拂下,像一团团随风飞舞的烟雨,轻柔柔地流入你的心田,湿润你的眸子。此时,似乎你可以嗅到一股淡淡的柳叶的清香,而不饮自醉,沉醉于那一片神秘的朦胧的烟柳之中……
记得小时候,在家乡的马路两旁、小河边、田间地头,村头巷尾,都可以看到柳树。虽然说柳树远不如白杨树那么高大而粗壮;远不如松树那么苍劲而挺拔;远不如南方的一种榕树那么葱茏翁郁、遮天蔽日。但一棵一棵却婀娜多姿,狭长而坠满细细叶子的枝条,就像少女披肩流淌的长发,轻柔柔地披散下来,直披到腰间,长长的直垂到河面。"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倘若把柳树喻作风姿绰约的浣纱女,我想最为恰当不过了。
柳,没有腊梅的高洁;没有斑竹的傲骨;没有苍松的冷峻;没有翠柏的常青,但它同样拥有着自己的理想。它选择在寒冬的余威下,首先迎着凛冽的寒风苏醒,率先吐翠;它无法与历经严冬而不凋的松柏相媲美,但它却像一个信守春天的勇士,胸间装着春天在风刀霜剑中支撑着,笑傲严寒。
这也使我时常想到,在现实的生活中,有一些人对柳树的价值取向是偏颇的,常常以为柳树的存在价值远不如松树之类,称不起栋梁之材。然而,我却以为柳树的价值,绝非仅仅是以其是否栋梁之材而所估量的。
你看,早春,它摇醒了江河,装扮了山水;盛夏,它为人们撑起了伞遮荫纳凉;晚秋,它似金鞭舞动使大地充满了活力;寒冬,它枯枝抖俏静待春天。天南地北,没有哪一种树木比它更能为一座城市,点染出盎然生机、暖意融融。在所有落叶乔木中,它比百花从容先行,早早把春意送到人间,使一座城市温暖而灵动!
正因如此,柳的美丽、顽强而不朽的精神,在人世间佳话流芳。
在山青水秀的江南,柳树的身影也是可见的。当你漫步在西湖的断桥上,微风熏熏、垂柳依依,你会情不自禁的浮想联翩,想到世代传颂的钱塘江畔的柳树下,美丽的神话《柳毅传书》;想到名扬天下的山东梁山泊里,一百零八位好汉中的鲁智深"倒拔杨柳";想到清末民族英雄左宗棠为维护国家统一,在抬棺入疆平叛的路上,沿途中也不忘种下柳树,留得"左公柳"的动人传奇…… 而我,又常常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令人如痴如醉的绿柳如烟。
烟柳,在几千年的华厦文化中,早就形成了一种重要的文化意象,它的孱弱之姿,丰盈了一代代人的精神,物化了一代代人的审美提升与移情。自古以来,柳在文人墨客的眼中笔下,入风入雨入诗入画入时入境,具有着极强的文化艺术感染力,蕴藉深深,所蕴含的一种美,让人移情,美妙到让人揣摩意会而乐不可支。
当夜幕降临,在一抹夜色笼罩之下,看一株烟柳,它就像满城春色时一剪袅袅的云影,弱不禁风却摇曳生姿、洒脱淡定。那婀娜的风韵,总会在人们不经意的一瞥间,蓦然撞上心头,是嫩黄浅绿赏心悦目的无比欣喜,也是千杯万盏浇不灭的春愁重重。于是乎便让人们带着唐诗宋词的风雅意境,沉醉在一段春光里,移情于恍惚若梦之中……
烟柳,是春天的一个梦!花和雨是梦的情景,碧水如画,杨柳堆烟:恍惚是"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谢道韫;是"红酥手,黄藤洒,滿城春色宮墙柳"的唐婉;又恍惚是"思念西湖边,杨柳岸,雪堆烟"的白素珍;.是"绿怀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日永如年愁度"的惠洪;是"今宵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柳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