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诗歌描写田园、山水的有很多,很多词句如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虽然寥寥数字,但勾勒出的景色却让人感同身受,心潮起伏。
唐代诗人常建的诗歌《题破山寺后禅院》,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这首五言律诗据说是诗人游览山中禅寺即兴所写的一首题壁诗,曾入选《唐诗三百首》,历来被誉为唐代山水诗中独居一格的名篇,尤其曲径通幽一句,可谓妇孺皆知。作者用短短40个字叙述了自己一早到此登山游玩时所见景色,简洁明净,层次分明,感染力强。虽用笔极简,却能瞬间就把读者拉到了诗人所处的当时当景,观此诗如身临其境,思其境则禅心独具。
破山寺即今江苏常熟虞山兴福寺,在虞山北麓破龙涧畔,据历代邑志载,始建于南朝齐,由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为寺,初名大悲寺,唐贞观年间,相传有黑白二龙相斗,冲迸成溪,遂成破涧,故又名“破山寺”;此寺依山而筑,破龙涧自寺前迂曲而过,寺内青嶂叠起,古木参天,飞泉石桥,气象雄古,颇擅林泉云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