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中的二层小楼,位于文圣街与静山路交叉口西南角,在南侧高层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该房屋已“遗留”12年之久,拆迁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成了一个历史遗留“难题”。多年来,在文家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历届领导班子的坚持不懈努力下,该房屋户主于5月24日正式签署拆迁协议,并于6月2日完成拆除,这个存在12年之久的“心疙瘩”终于得以解开。
01
“心疙瘩”的形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心疙瘩”绝非一人、一事、一天造成。早在2012年,文家街道某村进行城中村改造,村民张某某在拆迁协议签署时,正赶上妻子因病住院手术,在医院陪护的他分身乏术,家中年轻的儿子也难以抉择。而等张某某妻子术后稳定之时,拆迁协议签订期限已过,就将此事暂时搁置。
在漫长的12年里,文家街道历届领导班子都将拆除该房屋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多次到家中沟通做工作,期间还完成了房屋的评估,但都因种种原因始终没能将“疙瘩”解开,而这件事也给张某某生活带来影响,据他回忆,有一次村内召开党员大会,他因未拆迁被点名批评,这让他无法理解、更无法接受,一时间“心疙瘩”解开陷入了僵局。
02
“心疙瘩”解开:非一日之功
但必须勇于攻坚、敢于“宣战”!
文家街道根据寿光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提出了“西城攻坚”战略,“攻坚”一词成为文家街道各项工作开展的“主抓手”,特别是今年街道制定了“1135”工作目标,聚焦锚定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强力攻坚、加力突破,奋力开创“西城崛起”新局面。
年初街道高质量发展大会指出,我们既然继承了发展成果,那么也要担起解决问题之责,要有“责任在我”的意识,认真分析历史遗留问题的形成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当前,各类遗留问题已严重制约街道发展,我们等不得、拖不得、慢不得,也放不得,必须要有敢于承担、敢于突破的工作精神,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练就“工作做加法、问题算减法、攻坚有方法”真本领,用好“入户看、见面访、坐下谈”硬招数,让更多拆迁遗留户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在街道高质量发展的路上不能落下任何一个群众。
为彻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文家街道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成立了由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5个遗留问题攻坚小组,配备骨干力量,强力加压突破,向遗留问题全面“宣战”!
03
为解“心疙瘩”
提供“1 5 N”式服务
攻坚小组将该户作为攻坚重点,全力为群众提供“1 5 N”式服务,“1”即:以热情、真诚、扎实的工作态度,无论刮风下雨、无论早晚,每天相约拜访,听诉求、讲政策、摆道理、谈感情;“5”即:每5天汇总情况召开一次专题调度会,通报解决进度,“一户一策”拿出务实措施,确保让群众满意;“N”即:只要户主想谈,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包靠干部随叫随到,让户主充分感受到街道上下化“难题”、解“疙瘩”的真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