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最早、也最杰出的戏曲作家关汉卿,所创作的最出色的悲剧。窦娥则是剧中一个心地善良、刚强不屈、个性鲜明的女性人物。她虽然受尽折磨,含冤而死。但这个备受冤屈的弱女子,却对封建社会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控诉和呐喊。
窦娥原本是生活在社会下层的柔弱女子①、童年饥寒又受辱。
窦娥是穷秀才的女儿,出身贫寒,温饱未得。七岁时又因父亲无法偿还所欠下的高利贷,而被送给蔡家做童养媳。小小年纪,离开家庭和二老双亲,便过着看婆家脸色、挨打受气的日子。
②、年轻守寡无靠山。
窦娥成家不久,丈夫便死去了,她年纪轻轻便守了寡,无了靠山;她终日殷勤、谨慎地操持家务,侍奉着婆婆。
这时的窦娥饱受了贫穷生活的苦寒,也颇知人生的不易,她像封建时代所有的女子一样:勤劳善良,任劳任怨,逆来顺受,听任着命运的摆布。
遭恶棍张驴儿威逼,而不肯就范,此时的窦娥只想做个贞洁自守的女子。和婆婆相依为命的日子,虽然多苦少乐,但还算平安,还可维持。想不到祸从天降:一天蔡婆出城讨债,债户赛卢区将她骗到郊外,想要勒死蔡婆。碰巧,恶棍张驴儿和他父亲路过,吓跑赛卢医。
原本以为灾祸到此为止,谁知又降大难:张驴儿得知蔡婆家有个年轻媳妇,就以救了蔡婆为借口赖在蔡家,并逼着蔡家婆媳两人嫁给张驴儿父子。面对张驴儿的无理,窦娥坚决不肯。
此时的窦娥虽然没了丈夫,也没了精神上的依靠和支柱,但窦娥的思想和内心仍然依附在夫家,只想做个贞洁自守的女子。
窦娥和张驴儿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一种人世间善与恶的斗争,此时的窦娥己展现出她性格中自尊而刚强的一面。
虽含冤下獄,但仍相信“清官”,此时的窦娥是个对封建官衙还抱有幻想的女子。见窦娥不从,张驴儿便设计毒死蔡婆,归罪窦娥逼她成婚。不料,却毒死了他自己父亲。
张驴儿又反咬一口,趁机以“药死公公”的罪名,威逼窦娥就犯。
但窦娥相信衙门“明如镜、清如水”,宁愿见官也不“私休”。结果审案的昏官认定“人是贱虫,不打不招”。公堂上窦娥被打的血肉横飞,为使婆婆免遭毒刑,窦娥承担了罪名。
(感皇恩)呀,是谁人唱叫扬疾。不由我不魄散魂飞。恰消停,才苏醒,又昏迷。挨千般拷打,万种凌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
这段窦娥在受刑时作者精心锤炼的唱词逼真地再现了官府对待善良百姓那种豺狼般的凶残。
这时剧中的矛盾冲突己由人与人之间“善恶”,上升为百姓与昏官之间的冲突。
做为弱者,没有话语权的窦娥己不再逆来顺受,开始对人间的不平产生了质疑和控诉。法场许下三桩“誓愿”,窦娥的性格从安于命运发展到反抗呐喊。
窦娥被屈打成招,判处死刑。窦娥被押到法场上,这时,她原以为上司还会复审的幻想彻底破灭,窦娥痛骂天地鬼神,满腔怒火像火一般喷射而出。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这段唱词是弱女子窦娥从绝望中迸发出的撕心裂肺的呼喊,是对最高统治者的大胆斥责和否定,更是对这个人间奇冤最强烈的抗议。至此,窦娥的反抗性格发展到了光辉的顶点。
窦娥临死前,发出三桩誓愿:死后必血溅白练,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此伸冤屈。使得浮云为她阴,悲风为她旋,天地为她的冤愤而顿然变色。
死后的窦娥在冥冥中仍不忘申冤复仇,托梦给她多年不见的父亲,最终使冤案得到昭雪。
窦娥从一个逆来顺受的普通女子,发展到最后的虽饱含冤屈却敢于怒斥昏官污吏,向社会和当权者提出大胆的抗议和否定。窦娥的形象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封建社会的普通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