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
《二十四史》第五本,是《晋书》。
《晋书》是一本合著书,前前后后的作者一共有二十一位,但其最主要的作者,是房玄龄。
房玄龄,出身高门大户,祖上那都是相当显赫的人物。
他的曾祖,是北魏的将军。
他的祖父,是北魏的郡守。
他的父亲,虽然无官无职,但却是当时享誉天下的学者。
我们常说,家庭教育,是人的第一教育,也是最重要的教育,那么很显然,学者型父亲对房玄龄的影响,那是很大的。
房玄龄这孩子打小就攻读诗书,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古诗,八岁熟读四书五经,十二岁经史子集倒背如流,到了十八岁,更是一举考中进士,成为了一名县尉。
古代县城都有县令,县令之下,一般设置两位副手,一位叫做县丞,一位就叫做县尉。
县令相当于市委*,而县丞相当于市长,县尉则相当于公安局局长。
房玄龄祖辈的年代,是南北朝时期,父辈的年代,是隋朝时期,而到了他做县尉的时候,已经是隋末。
(隋炀帝杨广 形象)
隋炀帝玩火自焚,好大喜功,拿暴政当政绩,把一手天秀的好牌打得稀烂,引发了隋末农民起义,各地群雄都开始站起来反抗隋炀帝的统治。
网上一直有一种论调,认为隋炀帝杨广是一位很优秀的皇帝,甚至称得上是千古一帝,作者以为,实在是有点荒谬。
隋炀帝一生所发动的对外战争只有两种,绝大部分是败仗,如三征高句丽,极小一部分是取胜后没有得到任何好处的白折腾,如吐谷浑之战。
京杭大运河不是隋炀帝修的,只是隋炀帝疏通的,在隋炀帝之前,几乎历朝历代都参与了大运河的修葺工作。
隋炀帝开科举(进士科)这事儿在史学界历来争议很大,有人认为进士科是其父隋文帝杨坚设立的,还有人认为,隋炀帝虽然开设了进士科,但隋朝并没有真正施行过进士科。
实际上,隋唐两代的科举制度的影响力,是微乎其微的。
隋炀帝一朝通过科举制度录取的进士只有十人不到,而终唐一代,平均每年由科举而产生的进士,只有二十三人。
隋炀帝,杨广,杨哥,接手了当时世界范围内最强大的国家,然后这哥们花了十五年时间,导致隋朝人口暴降三分之二,国土面积四分五裂,军事战场焦灼,民生经济崩溃,社会发展倒退,可以说,隋炀帝杨广是那种十分稀有的暴君,因为他已经混蛋到一定地步了。
(唐高祖李渊 形象)
房玄龄虽然是隋朝的公务员,但是很显然他对隋朝并没有什么感情,所以当李渊起兵的时候,房玄龄很快收拾行李,前去投诚。
作为晋阳太守,隋炀帝的表兄弟,李渊这个人性格豁达,素来与世无争,其实他本来是不想造反的,如果不是李渊的次子李世民每天鼓动他闹事儿,他可能压根都不会走到这条道路上来。
房玄龄投到李渊的队伍后,正好被划分到了李世民的手下。
李世民,一般我们称为秦王李世民。
对于房玄龄这种主动来投的知识型人才,李世民是十分重用的。
咱老李家想要在乱世中突出重围,想要做大做强,光是能打仗那不行,文化事业咱们也得搞上来。
渴求文化熏陶的李世民遇到了十分有文化的房玄龄,那可真就是移干柴近烈火,无怪其燃,以美玉配明珠,适获其偶。
你房玄龄不是有才么?那你也别从基层干起了,直接来给我当秘书吧。
于是,房玄龄成为了秦王府的记室参军。
记室参军这个职务,相当于李世民本人的高级机要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