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怎么理解,生命在于运动怎么反驳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4 13:08:25

生命在于运动怎么理解,生命在于运动怎么反驳(1)

图片来自网络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是有没有科学道理?什么样的运动有利于健康?什么强度的运动才能对身体有益?什么频率的体育锻炼才能起到效果?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体状况,对于运动的具体要求有什么不同?

作为一名神经科医生,作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从适度的体育锻炼对于心脑血管病的预防有何意义?如何做到“适度”?等问题通过具体的数据和具体的锻炼方式、频率和强度为您介绍体育锻炼的意义,让您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

生命在于运动怎么理解,生命在于运动怎么反驳(2)

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全面,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认为体育锻炼不足是发生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即其他因素均相同,仅仅体育运动量这一项的差异就会造成心脑血管病(脑梗塞、脑出血、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发生率的差异。据估计,在美国,与缺乏体育锻炼相关的死亡率约占全部死亡率的12%,并且锻炼不足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至少增加一倍。

随着健康宣教的普及和深入,公众已经逐步意识到上述相关性,越来越多的人已开始实施自愿运动计划,具有我国特色的太极拳、广场舞,具体徐州本土特色的“暴走”,还有各地遍地开花的健身中心就是很好的体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从电视机旁转战广场、公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KTV、夜店达人变身健身潮人……不过,这些运动都适合所有人吗?运动的大致分类有哪些?运动强度和频率对于健身效果的影响?不同的年龄段及具体的身体情况的运动方式的选择?等问题相信有很多朋友思考过,但是缺乏具体的靠谱的数据,作者通过查阅资料给您想要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命在于运动怎么理解,生命在于运动怎么反驳(3)

图片来自网络

一组数字

30分钟,5-7日/周,4200千焦/周。一项进行了12年,观察了上万名男性志愿者的研究,参与中等强度体育活动者,死亡风险比活动较少的男性低23%。且针对于女性的类似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论。【备注】中等强度体育活动指总的体力活动量>4200千焦/周,或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5-7日/周)坚持进行30分钟的快走、骑车、游泳或修整房屋、整理庭院等家务活动等。这是最常被医生推荐的“运动处方”,针对于身体状况良好的成年人。至于活动能力下降的老年人或因病失能的人的运动方式和强度下文有介绍。

3公里。对健康的益处并非都需要高强度的运动,有研究证实规律的步行也有益处。美国曾有一项研究纳入707名退休的非吸烟男性(平均年龄69岁),受试者能坚持参加每日低强度活动。研究进行超过10年。发现每日步行超过3.2公里(范围3.2-12.8公里)的人的死亡率显著低于每日步行距离小于1.6公里(研究使用的计量单位是英里)。

45分钟,5-15mmHg。坚持规律运动,如每日慢跑3公里或骑自行车45分钟,能够使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在4周内降低5-15mmHg。

生命在于运动怎么理解,生命在于运动怎么反驳(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