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苏轼断句,西江月苏轼阅读理解答案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4 19:38:33

2020学年第一学期八上第一单元语文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卷面分(3分)

一、积累(2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题目。(4分)

步履铿锵,气冲斗牛;铁流滚滚,□(zhèn)耳欲聋;"东风,浩荡,锐不可挡;银翼咆哮,气吞山河……一个个方阵傲然"走"过天安门,"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顿时,全世界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大阅兵现场,观众时而□( bǐng)息敛声,翘首而望,时而欢腾起跃,心潮澎湃:壮丽七十载,中国人民用苦难连连意志,用不屈冲破禁锢,用坚韧书写传奇,用奋斗镌刻荣光,用改革铸就腾飞。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2分) (1)口(zhèn)耳欲聋 (2)□( bǐng)息敛声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分) 翘(A. qiáo B.qiào)

3.找出语段中的一个错别字,并订正。

震 屏 A 挡改为当

4.班级开展"跟着名家学写景物"主题读写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学习任务。(12分)

技巧 具体内容 句子 意境

色彩 无色; (1), 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橘红色的夕阳

单色; 。 收敛了光辉,一缕白色的孤烟,直上高空,

多色(√) 王维《使至塞上》 雄浑壮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感受 视觉(√); (2), 乱花初放,而未缤纷,芳草才生,尚未

听觉;嗅觉; 浅草才能没马蹄 。 长高,但花草的欣欣向荣未来可期。

味觉……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表现手法 寓情于景(√);(3), 晴天在黄鹤楼上遥望对岸,树木葱翠,

象征;衬托; 。 芳草茂盛,明丽之景,境界阔大。诗人

欲扬先抑…… 崔颢《黄鹤楼》 寓情于景,吊古伤今,思绪绵绵。

修辞手法 比喻(√); (4), 水中映月,澄净明澈;云霞飘飞,变幻多

拟人; 。 姿。奇特比喻突显景物之壮阔、灵动。

排比…… 李白《渡荆门送别》

视角 俯视(√); (5), 山之高,水之净,寥寥八字运用两种

仰视(√); , 视角,境界清新。

远观;近观……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田园乐(其六) 从(田园乐 其六)中选择恰当内容,补充一种具体的写景技巧,并

王维 简析其营造的意境。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6)技巧:以动衬静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意境: 花落莺啼有动静有声响,反衬出田园之静,

(选自(全唐诗)) 所以"山客犹眠"。 极显作者心境之闲适悠然。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乱花渐欲迷人眼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4)云生结海楼(5)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5.根据知识卡片和对诗意的理解,填在下面这首诗空缺部分最合适的一项( D )。(2分)

关于律诗 关于刘诗

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A.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B.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C.惟有梦魂长缭绕,共论唐史更绸缪。 D.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6.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2分)

A.新闻特写、通讯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重视运用形象思维,采取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它们的差异在于,在报道同一新闻事实时,通讯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纵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新闻特写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剖面,着重描写精彩瞬间。

B.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文"。多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讲究对仗、声律。这种文体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郦道元的《三峡》和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被称为南朝的"骈文双璧。"

C. 文言词语在不同的句子里常常有不同的解释。"沿溯阻绝"的"绝"解释为断绝,"天下独绝"的"绝"解释为极,"猿则百叫无绝"的"绝"解释为停止。

D.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和等。"虽乘奔御风"的"奔"解释为飞奔的马,动词作名词;"任意东西"的"东西"解释为向东或向西,;"互相轩邈"的"轩"解释为高,形容词作动词。

二、阅读(50分)

(一)名著阅读。(5分)

7.《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纪实作品既描摹了鲜明的个人形象,也刻画了整个团队的合作。请仿照示例,对其进行概括和评点。(答题要素:团队组成、相关情节、团队作用)

示例:《西游记》取经团队由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师徒五人共同组成。唐僧善良慈悲、坚韧执着,是取经团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孙悟空武艺高强、重情重义,一路斩妖除魔,保护唐僧众人;八戒言听计从、憨厚单纯,是悟空的得力助手;沙僧任劳任怨,后勤服务工作周到;白龙马是唐僧西去不可或缺的脚力。师徒五人目标明确,分工合理,精诚团结,一路斩妖除魔:三打骨精、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克服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修成正果。

答:《红星照耀中国》报道了以精力过人、善于谋断的*,审慎务实、坚持原则的*,军事指挥才干出众的朱德和彭德怀为团队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红军。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斗争,才建立了中国工农武装,成功实现了抵制国民党反动派的一次次围剿,强渡大渡河,越过雪山草地,战胜寒冷饥饿,顺利完成长征;并不计前嫌尝试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二、阅读(41分)

(二)文学作品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章,完成8—10题。

(甲)一件小事 鲁迅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叫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跌倒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筋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你怎么啦?"

  "我摔坏了。"

  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

  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

  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

  我没有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我走着,一面想,几乎怕敢想到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煞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一九二○年七月

(乙)一件小事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虽经百事,但留有印痕的并不多。现在想起来,只有一件小事留在记忆里挥之不去。

1996年,我在泰国。那时,我住在一栋带花园的房子里,养着一条很漂亮的德国纯种狼狗。一天午后,我正在客厅看报纸,忽然听到狼狗拼命地狂吠。我猜想一定有不速之客来了。于是,我打开房门,来到院子里,隔着白色铁门向外看去。先是看到一位穿着破旧衣裳的中年妇女,后又看到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我下意识地想他们是来讨钱的,于是心生厌恶地挥挥手。正要转身的时候,那位中年妇女用泰语轻轻地问我:"夫人,我是收废品的,有旧报纸卖吗?"

我这才想起书房里堆着一地的旧报纸,便喝住狼狗,打开院门,让母子俩进来搬报纸。这时我注意到中年妇女的腿有些跛,而她身边的小男孩似乎很体谅她,抢着搬报纸。我顺口问:"这是你儿子吗?""……我们一起生活,就算是吧!"我明白了,他们并没有血缘关系,却能够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望着脸色蜡黄的男孩,我有意多给了30泰币,并摆出一副慈善家的面孔送母子俩出了院门。

过了一会儿,我再次听到狼狗狂吠的声音。当我又站在白色铁门前面时,看到的是刚刚走不多时的中年妇女和男孩,没等她开口,我便不耐烦地说:"报纸卖完了,钱也多给了,你们还来干什么?"

那妇女没有说话,缓缓地摊开双手举起来,掌心里托着一条项链。我一怔,细细看去,正是我遗失了的那条金项链。我忙接过来,托在手上,沉甸甸的,像捧回了我的心。要知道,这是我和我先生结婚12周年的纪念品。

这时中年妇女轻轻地说:"项链是裹在报纸堆里的,小孩发现了,央我快快地送回来。"

我点点头,急忙从口袋里掏出100泰币送给小孩。

母子俩按照泰国人的礼节,双手合十,谢绝了。夕阳下,我望着她一跛一跛的步履,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8.请从车夫角度,用第一人称概括【甲文】的故事内容 。(3分)

答:我拉着一个顾客在大冷天里赶路,车把兜倒了一位老妇人。虽然主要责任不在我,顾客也劝我别惹麻烦,赶路要紧。但我还是决定舍下顾客,扶起老妇人到警所去承担责任。

9.阅读相关语段,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7分)

(1)甲文多次出现对"风"的描写,请说说这些语句的表达效果?(3分)

答:这是环境描写。一方面渲染了天气寒冷、道路难行的(恶劣)环境氛围。另一方面,风从大到小直至风住,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也表明因为风起,车把兜到老妇人的棉背心,事故的责任全不在车夫,而车夫却光明磊落、勇于担责,烘托了"我"对车夫由责怪、不理解到惭愧、敬佩的心理变化过程。

(2)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连用三个问号有什么作用?)(2分)

答:连用三个问号,进行自我追问、自我评判和自我批评,加强了情感的表达。由此,"我"的自私渺小和车夫的正直无私、勇于担责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我"深深的惭愧之情和对车夫的敬佩之情。

(3)联系上下文,品读【乙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写出"我"给钱时的心理。(2分)

①望着脸色蜡黄的男孩,我有意多给了30泰币,并摆出一副慈善家的面孔送母子俩出了院门。

答:写出"我"给钱时,对母子俩的同情和鄙视。

②我点点头,急忙从口袋里掏出100泰币送给小孩。

答:写出"我"给钱时,对母子俩的深深的歉意和自责、愧疚。

10. 读完两篇文章后,小语觉得甲乙两文除了《一件小事》题目相同以外,其他方面没有相同之处,没有必要联读。小文不认同小语的说法,他认为两文还是有多处相同的方面。请你帮助小文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项,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和小语一起探讨两篇文章联读的意义。(4分)

A."我"这一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 B.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的运用 C.小说主题的确定

【示例A】在甲乙两文中,"我"是小说的线索和视角,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和叙述才得以展现的。"我"也是故事不可或缺的次要人物和评判者,小说正是通过"我"的前后思想变化,赞美了社会底层人物的善良、敢于负责任、正直无私、不贪财的美好品德。

【示例B】都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我"的自私渺小和车夫的正直无私、勇于担责形成鲜明对比;"我"的高高在上和母子俩的善良、正直无私、不贪财形成鲜明对比。都表达了"我"深深的自责、愧疚之情和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敬佩之情。

(都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小说通过"我"与人力车夫对待被车把兜倒的老女人的不同态度的对比,写出了两个灵魂的冲撞。车夫的善良有爱、正直无私、敢于担责,"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作者在"我"的身上,表达了对当时不满社会现实的知识分子的深刻思考,"我"是这类知识分子中开始努力改造自我的典型。)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9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1—14题。

要来的"第一杯奶茶",有几分甜蜜的滋味?

来源:红网 作者:刘灿源

【材料一】: ▲A 。9月23日,"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突然上了微博热搜,朋友圈、微博上也是有不少人在晒自己收到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有人说:"今年的秋天比以往来得早一些,所以今年这个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安排一下。"有人说:"指的是在这个冷冷的秋天,有一杯热乎的奶茶心里特别温暖。"也有人戳破这个浪漫的泡泡:"喜欢你的人给你钱买奶茶很甜没有错,但是在朋友圈刷屏问人要奶茶钱是一种怎样的朋友圈乞讨行为?"(9月 ▲B 日 澎湃新闻)

【材料二】:恋人之间通过一杯奶茶有了情感的互动,朋友之间通过一杯奶茶加深了友谊,家人之间通过一杯奶茶增加了联系。不得不说,这杯"秋天的奶茶",不仅尝起来是甜蜜的,它起到的正面作用也是甜蜜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类似这杯奶茶的载体来进行维系,情感的表达也少不了具体物质的承载和体现。合理地契合网络热点"玩梗",这无可厚非,适当的仪式感还是挺有情趣的。但是,部分人为了在朋友圈炫耀、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向他人讨要红包,红包数额还不小,那这杯奶茶的味儿就变了。物质是情感的载体,能够促进情感的增进和表达,但如果太注重物质,一味追求网络热点、过于在乎所谓的仪式感,那么反而引人反感,不利于情感的维系。爱不是乞讨来的,索要来的"奶茶",还会有那份甜蜜的滋味吗?

还值得注意的是,这场秋日奶茶的狂欢,是不是商家处心积虑的商业炒作?以河南信阳一家奶茶店为例,23日该店排起长队,店员称当日奶茶销量增加30%。这个梗为奶茶店增加了如此高的收益,想必心里最甜蜜的还属于奶茶店老板吧。网友们晒出一杯又一杯"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的同时,奶茶店的门槛也被跨了一次又一次,营业额也跟着增加了一番又一番。

奶茶是甜蜜的,大家约着一起点一杯奶茶,或是亲朋、恋人发个小红包,清冷的秋天也变得甜甜的暖暖的。但如果纯粹为了在朋友圈、微博炫耀一下,去索要"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那这份甜蜜反而成了对方的负担,自己也成了网友口中的"网络乞丐"。而且,到头来,还可能落入了商家刻意布置、造势的炒作陷阱之中。

保持清醒的头脑,形成正确的观念,适度参与、适当玩梗才好。热点稍纵即逝,营销手段层出不穷,真情实感才能长长久久。

11.小语认为材料一划线B处需要填写一个日期,下面哪个选项最适合,并说明理由。(2分)

A.24 B.25 C.28

【示例】我选择A,因为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是9月23日,新闻报道的时间是24日,符合新闻时效性的特点。(3分)

我选择B,因为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是9月23日,新闻报道的时间是25日,符合新闻时效性的特点。(2分)

我选择C(0分)

12.小文认为材料一划线A处缺少一个导语,于是补了一个,请看示例,你觉得是否合理?(2分)

示例:"秋天第一杯奶茶"突然成为网红,对此网友议论纷纷,各持己见。

示例一:我认为合理,因为首先消息主体提到了"秋天第一杯奶茶"上了微博热搜,朋友圈,这就意味它成为了网红;其次有不同的人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也符合网友议论纷纷,各执己见的说法。导语作为消息最重要的部分,主要起到了概括新闻内容的作用,由此可见,这个导语是合理的。(3分)

示例二:我认为不合理,因为它虽然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可是缺少时间,应该再加上"2020年9月23日",这样就比较完整了。(2分)

示例三:我认为不合理,首先消息主体提到了"秋天第一杯奶茶"上了微博热搜,朋友圈,这就意味它成为了网红;其次有不同的人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也符合网友议论纷纷,各执己见的说法。导语作为消息最重要的部分,主要起到了概括新闻内容的作用。这是对的。但是,缺少时间,应该再加上"2020年9月23日",这样就比较完整了。(4分)

示例四:我认为有合理之处,也有不合理之处。结合示例一和示例二的答案即可。(4分)

13.小文认为,作者撰写新闻评论时不能随意评价,但是可以通过引用事实或权威言论来增强新闻评论客观性 ,请从材料二中选择一个例子进行证明。(2分)

示例:作者认为这场秋日奶茶的狂欢,有可能是商家处心积虑的商业炒作。以河南信阳一家奶茶店为例,当日奶茶销售增加了30%,用事实说话,来证明自己推论的准确性。

14.针对材料一提出的"在朋友圈刷屏,问人要奶茶钱的朋友圈乞讨行为"的说法,作者在材料二中明确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请作简要概括。(3分)

示例:1.太注重物质,过于在乎所谓的仪式感,反而引人反感,不利于情感的维系。2.去索要"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这份甜蜜反而成了对方的负担,成为"网络乞丐"。3.还可能落入了商家刻意布置、造势的炒作陷阱之中。4保持清醒头脑,形成正确观念,适当玩梗。(答中1点得1分)

(三)古诗文阅读。(13分)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15—19题。(13分)

【甲】西江月① 【宋】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数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②浅浪,横空隐隐层霄③。障泥未解玉骢④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⑤。解鞍欹⑥枕绿杨桥,杜宇⑦一声春晓。

(选自《唐宋诗词鉴赏辞典》)

【注释】①西江月:词牌名。②弥弥:水盛的样子。③横:广远。层霄:层云。④:障泥:马鞯。垫在马鞍下用于挡泥。玉骢(cōng):青白色的马。⑤:琼瑶:美玉,谕指月光下的水面。⑥:欹(qī):歪,斜。⑦杜宇:杜鹃鸟。

【乙】书杨朴事 【宋】苏轼

昔年过洛,见李公简云:"真宗东封还①,访天下隐者,得杞②人杨朴,能为诗。及召对③,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言:'惟臣妾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酒杯,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④。'"上大笑,放还山。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诏狱⑤,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顾语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妻不觉失笑,予乃出。

(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东封还:封泰山归来。②杞:地名。③召对:召其应对诗歌。④断送老头皮:意为被斩首。⑤坐作诗追赴诏狱: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第二年被贬至黄州。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4分)

(1)及觉已晓(2)书此数语桥柱上(3)妻子送余出门(4)顾语妻曰

(1)等到(2)书写 (3)妻子儿女 (4)回头、回头看

16.用"/"给《西江月》小序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乱山攒拥 / 流水锵然 / 疑非尘世也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无以语之,顾语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

答:我没有什么话来对他们说,回头对妻子说,你就不能像杨处士的妻子一样作一首诗送我吗?

18.根据《古代汉语常用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中的"惜"选择恰当的解释,并说明理由。(2分) A.爱惜 B.惋惜 C.吝惜

A.爱惜。理由:"莫教踏碎琼瑶"一句中将水面比作美玉,足见"一溪风月"之美,"莫教踏碎琼瑶"(不忍让马蹄碎它,)表现作者对美景的爱惜、赞美之情。

19.请结合《西江月》与《书杨朴事》的内容,写出你对苏轼的认识。(3分)

《西江月》中苏轼贬官黄州,以山水为乐,行为放旷。《书杨朴事》中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时还幽默地以故事安慰妻子,可见他是豁达、乐观之人。

20.新闻写作训练:(6分)

【素材1】2020年初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所有学子们以特殊的方式踏上了新学期的旅程,课堂从线下转移到云端,2.65亿在校学生开启了"宅"在家中、网络上课的模式。在科技的支撑下,网课打通了现实的阻隔,让"不停学"成为可能。平台、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齐心协力,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教育挑战。

【素材2】线上教学不能完全代替线下教育。不少师生反映,学生在家上课,缺乏学习氛围,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反应速度下降等问题,而缺少面对面的互动也是网课的一大弊端。

【素材3】"虽然在家工作,但这个寒假,我几乎没有休息过。"这是每一个老师的肺腑之言。自开学延期后,老师们一直在电脑前忙碌,备好网络课程,线上批作,和家长沟通……老师们为线上教学花去的时间和精力一点不比平常的线下教学的少。

【素材4】意大利心理医生埃马努埃莱·卡罗波认为,与学业相比,学生的心理健康更为重要。疫情前后的生活截然不同,很多学生会由于失去目标、缺少约束力而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特别是青少年,无法出门运动,没有社交活动,这些都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素材5】舟山一初从2月9日起全面开展线上教学,全体一线教师全力做好网上教学工作,最大程度降低疫情防控对延期开学期间和新学期教学工作的影响。在线上教学的开始阶段先安排复习课为主,让学生逐步适应线上学习的流程、节奏及教师的讲授方式。从2月17日开始再统一安排上新课内容,建议先选择相对容易一些的教学内容,一开始内容先安排少一点,进度先慢一点,要求确保教学质量最为关键。

请根据以上新闻素材,撰写一则消息。要求:1)具备新闻六要素,2)确定一个恰当的标题,3)合理安排正文的结构,4)300字左右。

参考实例一:

标题:舟山一初有序安排网课:让"不停学"成为可能

导语: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该怎么办?舟山一初有序安排网课,平台、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齐心协力,让"不停学"成为可能,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教育挑战。

主体1:(背景)2020年初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所有学子们以特殊的方式踏上了新学期的旅程,课堂从线下转移到云端。(主体1续)舟山一初从2月9日起全面开展线上教学,在线上教学的开始阶段先安排复习课为主,让学生逐步适应线上学习的流程、节奏及教师的讲授方式。从2月17日开始再统一安排上新课内容,先选择相对容易一些的教学内容,安排少一点,进度慢一点,确保教学质量最为关键。

主体2:线上教学所带来的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学生在家上课,缺乏学习氛围,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反应速度下降,以及无法出门运动、没有社交活动等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另外,线上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负担。

三、写作(50分)

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50分)

人生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 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

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和戏剧外,文体自选;②立意自定;③不少于 600 字。

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