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内。丈夫出外做官、戍边、经商、求学等,妻子则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孩子,洗衣做饭,纺纱织布。所以,男子思乡,女子思夫成了诗词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一起赏析李白的《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这是一首乐府诗,以一位妻子的口吻,述说着她对戍守边疆丈夫的绵绵思念之情。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首先,就来了个两地春光对比图。妻子生活在秦地,属于关中地区,纬度低,地气暖。此时的秦地桑树枝繁叶茂,浓密的桑叶把树枝都压得低低的。已经是"绿遍山原白满川"。
丈夫戍边在燕地,属于塞外苦寒地区,春来的晚。此时刚刚是小草出土,如丝绒般柔软纤细,也就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秦地,春意盎然,燕地,春光初见。秦地的春光她是看到的,而燕地的春光是她想象的。把眼前的景物与想象的景物融合在一起,虚实相对,既有诗的妙境,也有妻子对丈夫的真挚感情,更是夫妻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亲密表现。含蓄之美。
春草是嫩绿的,桑叶是碧绿的。深浅浓淡的互衬,自有"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颜色之美。"丝"谐"思","枝"谐"知",隐意为"我对你的思念,你是知道的",音韵之美。
一个画面,两个春景,为下文做好了铺垫。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承接上句,还是落笔于两地。当燕地的你看见春天到,春草生,一定会思念家乡、思念我的。因为"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因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而你思乡、思归的时候,也是我思你愁肠百解之时。真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却比这种思情更深厚。
正如李白《关山月》的"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愁肠百解的是我们两地的两人。按常理想,丈夫想家、想妻子,妻子应该高兴才是,为什么还"断肠"呢?因为秦地的春来的早,少妇的思念似乎也比丈夫要早,当丈夫萌发思乡情时,妻子已经思君很久,呼应了"秦桑低",所以她才"断肠"。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思绵绵,春风撩人。春风掀开罗帐吹入闺房,也触动她那颗多情的心,她对春风发出申斥:"我又不认识你,我又不思念你,你来干什么?虽然闺房寂寞,虽然我很多情,但是,我也很专情,我也很深情,你不用来撩拨我"。表面上是春风有情人无情,实际上是春风无情人有情。正是因为少妇的孤独、寂寞,才会这么敏感,才会这么幽怨。这也恰恰表达了孤眠独宿的少妇对丈夫的思念,以及对爱情的坚贞。
对比沈佺期的"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都是一样的情怀。全诗语言朴实,富有民歌特色,情景交融,结尾别致,很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