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语文数学英语”独家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般来说,理解诗歌要抓一些关键字词,另外还要了解古人的行文偏向和用词习惯。行文偏向跟文化审美倾向有关,而用词习惯与作家的精神和气质有关。这些,我们都要知道。而从类别上说,一般的诗歌无非表达离别的相思之苦,这个类别古代诗歌里太多。其次是表达友情,也占了很大比重;另外一个大类别,就是抒情写志。此外,就是社会同情与社会批判。似乎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社会问题,都由社会所引起,这一类几乎不关乎作家自身,因而被认为是体现其天道与良心的所在。
陈草庵的元曲《山坡羊·晨鸡初叫》就是这一类作品。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不去红尘闹?路遥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晨鸡初叫
“晨鸡初叫”,并非要凸显哪一只雄鸡晨叫之早,而是要突出这一“初叫”本身的时间之早。有过乡村生活经验的人一定知道,清晨鸡叫,其实凌晨三点左右就开始,渐渐而此起彼伏,好不热闹。“昏鸦争噪”,是指傍晚乌鸦归巢,可能是争巢,也可能是群鸦相见的兴奋,而争相发出呱呱聒噪声。但也有人说,乌鸦其实清晨也叫得比较早,如此说来,本曲开头两句之间当为互文的关系。也就是说,自早至晚,鸡禽、乌鸦等叽喳吵闹,互相争持,喋喋不休,一直聒噪不停,尽在闹腾里,颇让人心烦。
乌鸦归巢
当然,从古典诗歌的惯常表达看,这两句并非纯粹客观的赋物描写,应该喻有所指。从曲作后文可知,曲作者以这两种让人生厌的禽鸟作喻,实是隐射、嘲弄那些没有风仪、争吵失态的科举士子。“那个不去红尘闹”,“那”通“哪”字“红尘”,闹市的飞尘,借指追逐名利的世俗社会;整句言下之意,谁都会去世俗里奔忙、闹腾。对一般人来说,名利不去争取,它绝不会主动送上门;除非识高才巨,引得傲慢的王朝或大官主动降尊来请,但芸芸众辈,只好多自尊重、自求多福、好自为之了。所以奔忙于红尘,追求于名利富贵,并对某些稀缺资源的争夺使尽手段,都是一般的世相。后面说“功名尽在长安道”,则显示了闹腾的目的所在赴京城参加科考求取功名。为了攫取功名,士子们都赶赴在那黑压压的拥挤得水泄不通的繁华之地长安的路上。“尽”字说明人多,也说明科考的利益引诱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