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唐杨柳古诗七首:杨柳乱成丝,攀折上春时
杨最早的文字见于西周的金文和易书。周易上有:“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可以知道杨树在上古,就是一种高寿,易于成活的树种。枯死的老杨树上重新长出了新叶子,老人又娶了妻子,如同杨树有了传承和新的活力。
此时的杨,是指的的一切杨柳科的水边树木。这种天然的树木速生,易于成活,是古代普通人最实用的建筑材料和家园树种。所谓水杨,就是蒲柳,就是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一位普通的士兵,经历了征戍,千辛万苦,颠沛流离,踏上了回家的路,他看到离别时的杨柳,曾经是春风摇曳,下面站着他年轻的妻子,依依不舍,但现在回来,风雪满路,杨柳矗立在无边风雪里,只依稀认得模样,他的妻子知道他回来的消息吗?总之他在风雪中踏入村庄,等待他的,可能还是未知。
杨柳是家园之树,此时或者还没有流行折杨柳送行,但杨柳给人带来的那种舒缓的家园安定的柔情感觉,是特有的。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
不能辰夜,不夙则莫。“周 · 诗经 《东方未明 》
在诗经的《东方未明》里,是写的周朝贵族官员的愤怒。东方还没有亮,半夜里就慌忙穿衣裳。
胡乱穿衣裳,这么忙是为什么,是因为朝廷有命令,必须到达。
那没有文化,在农村里靠折柳就随意兴建小农舍的农民,此时却占据着朝廷重要的位置。
政令荒谬,昼夜不分,不知道什么时辰,颠倒无度,叫人气愤。
司章重要政令的人员肯定不会是农民,但是这里用“折柳樊圃,狂夫瞿瞿”来形容对方的粗鄙强势,像农村半瓢水的农民一样。
那么这首诗却给人带来另外的信息,那就是周朝的时候,农家用折杨柳插枝来兴建土地隔断,院落篱笆,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也就是杨柳的树种插枝成活利用,肯定在周朝之前,远推上古。
汉朝是个大一统的豪迈壮气的时代。灞桥在长安都城的东面, 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修建灞桥, 灞桥连接着西安东边的各主要交通干线。为长安冲要,这里位置非常重要,但是也时常有水灾,古老的智慧的人们在此地种植杨柳,以稳固灞桥基础。
《三辅黄图·桥》:“ 霸桥 在 长安城 东。跨水作桥。 汉 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王莽 时, 霸桥 灾,数千人以水沃救不灭,更 霸桥 为 长存桥 。”
这是东汉或者距离汉朝不远的时期,是一本都城地理书,明确写出了折杨柳是西汉长安的送别风俗,此时的灞桥沿岸应该是杨柳茂密,车马频繁,除了国内的送别还有各种国际贸易商人在此,北去南来。人多,滞留多,自然形成一种送别文化。
一,折杨柳或者苗木送行,或起源民间更早,是迁徙搬家带上杨柳枝或者苗木的的民俗,希望对方不忘家园落地生根。
二,杨柳依依含着挽留的含义。
三,这里能够形成这样的文化,还是因为人多柳树也多,历代早春都有官方和民间的植树活动,杨柳存活率高,而折杨柳在西汉,是多重因素推高的送别文化,成为习俗。
你若穿越在西汉灞桥,这里小商贩兜售各种从其他地方运来的杨柳枝条,人人手上一把,头上戴着柳叶花环,绝对是风景。因为灞桥柳再多,也经不起一波又一波的人攀折。实际折柳和种植柳树一直并行。
所以很快,这种折柳送别的风俗,由京师而扩展到其他地方了。
好在杨柳速生,到处都有。
“浩浩阳春发,杨柳何依依。
百鸟自南归,翱翔萃我枝。”东汉 · 张衡《歌》
张衡就是发明地动仪的那位,这里至少写出了东汉时期都城的人对于杨柳的喜爱。
当浩荡的东风吹来,太阳和温暖,让杨柳发出了柔韧的枝条。
无数鸟儿从南方飞来,翱翔停留在树枝上。
这里的杨柳,用的是“我”,拟第一人称,证明此时杨柳的地位终于从西周那种田园树木,转身成了大家喜欢的城市树种。其中灞桥烟柳的功劳也不可小看吧。为了防止水灾的杨柳,成为了帝国美丽的风景。在一些东汉的诗里,细柳夹道,种满通往宫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