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盛行,是在魏晋时代。上至魏文帝曹丕,下到普通的人们,都留下了折杨柳行的诗歌。
“郁郁河边树,青青野田草。
舍我故乡客,将适万里道。
妻子牵衣袂,抆泪沾怀抱。
还附幼童子,顾托兄与嫂。
谁令尔贫贱,咨嗟何所道。”曹魏 · 曹丕《折杨柳行》节录
这是战乱时代,人们折杨柳送行,带着无尽离别的忧伤,曹丕虽然才气赶不上弟弟曹植,但是他在做帝王之前,仍旧是一个很接地气的贵族子弟。他也看到了战乱征戍给人们带来的无尽的痛苦。这首诗是写给朋友的,因为他的朋友正好远行,家有妻子。
他能够想象对方在杨柳青青的河边和妻子孩子告别的场景。妻子还拉着他的衣裳,对方将孩子托付妻子和兄嫂,洒泪而别,因为家里穷。虽然文本中,只用了郁郁河边树,但是题目却标明了是《折杨柳行》,这首诗没有写柳,但是写尽了离别如柳一样的难舍难分和惆怅。
“春风尚萧条。去故来如新。
苦心非一朝。折杨柳。
愁思满腹中。历乱不可数。” 魏晋 · 无名氏《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 其一 正月歌》
这组按月令唱的民歌有十三首,连带闰月也有诗歌。这是真正的民歌。
每首诗里,都有一句折杨柳,一是这组歌是风俗的体现,围绕折杨柳进行,二是每句都有折杨柳,重复循环,不断推高这种送别的情感,如同深情助词,加重情景和感情。
春风尚小,万物萧条,过去的时光走了,春天却又来了。
我的心情苦闷并非一天,手里折着杨柳枝,愁怀满腹,忧思缭乱。
那么她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心爱的人,离开了她,她在苦苦留守。
十三个月里,看见所有的人间百花和人间快乐,她都不开心,她心里手里只有离别的杨柳,忧患丈夫不能归来,或移情别恋,或生死不明。
她在相思忧患中辗转,又常常要自己安慰自己,看起来实在是凄楚动人。
这样的歌要是循环唱完,只怕泪水都可以养活一枝柳树了。
南北朝时代,折杨柳一方面代表送别,一方面又是早春踏春赏春的活动之一,因为此时嫩柳插枝可活,折杨柳是早春踏青的一种风俗。当然含着相思。
“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
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
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
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南梁 · 萧绎《 折杨柳 》
这是南北朝梁国湘东王萧绎的折杨柳,此时他17岁,哥哥萧纲22岁,哥哥和他一样贵为皇子之一,此时哥哥镇守四川边境要地,萧绎有机会来到哥哥的驻地,在这里陪哥哥过年。
两个人兄弟情深,萧绎以其少年的敏感特别体会哥哥的心情。
这四川巫山巫峡,险峻漫长,这里有最美的垂柳。
我和你兄弟同心,一起折杨柳,一起怀念南京故乡。
这里的山如同莲花一样,一朵朵一瓣瓣矗立,这里的月光打在山上,到处阴森奇美而险峻。
我和你一起听着这半夜的猿啼,我能够知道你想念家乡。
“杨柳乱成丝,攀折上春时。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城高短箫发,林空画角悲。
曲中无别意,并是为相思。”南梁 · 萧纲《 和湘东王横吹曲三首 其一 折杨柳)
萧纲是湘东王萧绎的哥哥,他们相差五岁。他们拥有过互相信任的童年和少年,有着很纯粹的兄弟感情。
这首诗是写在他22岁,面对远道而来的弟弟,在四川陪他过年,心中是很感怀的。何况弟弟亲自吹着笛子,来歌颂这里的早春杨柳。他回应写到。
又是一年杨柳如丝的早春,又是一年折杨柳最美的正月季节。
那杨柳每天蓬勃茂密已经遮盖了黄鹂,看不见它们飞动的轨迹,而春风和煦,梅花纷飞。
我和你站在这城墙上,我看到的是自己颠沛劳苦,想到的是战事未完。
而我听着你吹的折杨柳,我听出了里面的深情,那是思念我,不忍离别。
我觉得写得非常的好,此时萧纲和弟弟萧绎同为皇子,还没有彻底领略成年后的血雨腥风,可贵在这种皇家子弟的情谊和感知上。
后来萧纲由太子而为皇帝,而后被奸臣侯景控制而*掉,萧绎起兵消灭侯景,为他报了仇。
这是历史上难得的真心的帝王兄弟。
那么可以看到,到了南北朝时期,四川也有早春折杨柳的风俗。
在正月里折杨柳,也是年节风俗的一种,当然在这兄弟的诗里,又叠加了相思离别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