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7月我从泰安师范学校毕业来到了自己的家乡:张河桥,在张河桥中学当上了一名语文教师,期间一直做着班主任工作,领导的赏识和自己的努力,先后担任过级部主任、政教主任、教务主任。1999年,在老师们的推选和领导认可下,做了我们学校副校长。2003年11月,佛山中学成立,我毅然舍弃了曾经在乡镇中学的所又职务,来到了佛山中学,又做起了一名语文教师,一晃已经17个年头。有心酸、有苦闷、有收获,2009年我就被聘为中小学高级教师。
回头想想,已经从教30多年,丰富的教育经历,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尤其对师德有了更新的认识。
读着下面的名言: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
——陶行知
“教育者的崇高道德品质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
——苏霍姆林斯基
我清醒的意识到:师德是教师职业之魂。
诚如于漪老师所说“你既然选择了教师,你就选择了高尚,你必须用高尚的标准要求自己,用一个人民教师的良知来告诫自己,自己是教师,和市侩不一样,不能把教书当生意来做,从学生身上揩油,把知识当作商品向学生贩卖,捞取高额回报。如果那样的话,一名教师的道德行为底线就崩溃了”。的确有个别教师因为心态无法取得平衡,烦恼自生,于是变本加厉地从学生身上获利,拼命挤兑别人的生存空间。教育如果失去了灵魂,只剩下一具空壳的话,那是整整一个民族的悲哀。在教师队伍中部分不和谐的音符也是存在的,如:有的人政治观念的淡漠,缺乏教书育人的政治责任感;有的人只想自己,工作敷衍,缺乏认真履行本职工作职责的爱岗敬业精神;有的人注重自身修养不够,缺乏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意识;有的人为名利所累,缺乏严谨的治学教学作风。这样的人为数不多,影响极坏,有损于教师的形象,有损于人民教师的人格和尊严。
那么,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呢?教师职业道德又称"教师道德"或"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它是社会职业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行业特殊的道德要求。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它是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八个要素构成,这些因素从不同方面反映出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定本质和规律,同时又互相配合,构成一个严谨的教师职业道德结构模式 。
教师职业道德是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春秋以前,教师职业道德虽然已经出现,但很不系统,往往夹杂于政治道德之中。春秋时期,孔子办私学,广收门徒,创立了许多有关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理论,并以《论语》一书集中反映了出来。其中较为著名、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体现了一种有关"学""诲"的师德。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体现了一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师德。 此外还有热爱学生、有教无类、不耻下问、知过而改、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等有关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著名言论,形成了我国教育史上的第一个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孔子而后的百家争鸣时期,荀子、墨子、孟子等对教师职业道德体系进一步发展如荀子在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的同时,又提出教师须具备的四个条件:"尊严而惮"、"耆艾而信"、"诵说而不陵不犯"、"知微而论",实际就是在德行信仰、能力、知识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汉代的董仲舒把"三纲五常"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又说"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指的是教师的道德品质、知识才干、言谈举止等。 唐代韩愈将师德列于对教师要求的首位,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宋元明清又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如朱熹提出把"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作为教师的道德规范。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则认为"德以好学为极"、"欲明人者必须先自明"。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社会主义的教师职业道德批判地继承了古代师德的优秀遗产,以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为指导,从根本上区别于以往的教师职业道德,是最先进、最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年修订)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教育的方向性、目的性本身就是一个道德誓言。教师作为这一道德誓言的践行者,要通过教育活动,把一个个未成年人培养成能传承和创新文化,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教师的特殊角色及其职业特征,要求其人格和行为必须具有榜样示范作用,必须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负有积极影响、正确引导的责任。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首先在于其工作有一套不同于其他职业的伦理标准,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践行教育道德誓言,要承诺在教育方面的道德责任。一个教师能否承担道德责任,与其专业化水平、德行品质密切相关。从孔子、陶行知,以及在座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代表,之所以能够取得非凡的教育成就,无不与个人所具有的爱国心、民族自尊心以及师德修养有关。道德为教育活动之本,师德是教师职业之魂。师德传统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培养和弘扬优秀师德传统是师德建设的基础。
教师道德的基础首先是对学习者的关怀。传统师德也讲教育之爱,但今天的教师关怀不再是单向的,不是一厢情愿,更不是强加的、控制式的,而是平等的、负责任的,是彼此能感受到的。在今天,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尤其对那些由于社会变迁、生活和家庭的原因处于不利地位的未成年人,更要倍加关爱,给予尊重,因为情感是道德的基础,自尊是道德的起点。
在教学上,我国广大教师一向勤奋而认真,但今天的教师不仅要关注传授知识的量,更要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善于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体现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把学生培养成有学习热情和愿望、坚韧而自立的学习者。
今天,教师的角色变得多元,他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课程的设计者、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创造者。他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与家长社区的沟通者,更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守护者,尤为重要的是他要在未成年人面前带头成为积极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正是现代教育生活本身的更新、教师职业角色的多元,使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不断生长、日愈丰富,由此而催生和锤炼出我们这个时代的优秀师德品格。
下面的实例,我们作为教师,必须引以为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014年9月10日教师节,黑龙江哈尔滨依兰县高级中学高二十七班学生未给科任教师买礼物,该班班主任冯超群对此极为不满,在班里公然向学生索要礼物并谩骂学生,现场录音中不乏"不要脸""废物"等字眼。依兰县教育局的通报显示,该局经调查此事属实,撤销冯超群的班主任职务,停止教学工作,给予其行政记大过处分,该校校长也因负有领导责任而受行政记大过处分。依兰县高级中学校长宿金来、县教育局局长张振宇均对此事做了表态。宿金来称,"我们感到是我没有做好工作,我作为校长是有责任",张振宇表示,自己听了录音后十分愤慨,"师德是一个教师首先要具备的条件,特别是在学生中,公开得索要,这更让人感觉到愤慨"。
今天,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课程改革的新标准、新要求,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
首先,我们要自觉创造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让自己有价值、有尊严地活着,应成为我们的职业立场。只有这样,我们在喧嚣的花花世界才不至于轻易迷失自己。比如,在面对家长物质上的“尊重"时,面对市场经济的遍地诱惑时,我们该如何固守自己的价值观念,坚持自己的生活信条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你是否找到了从事这个职业的尊严、价值与激动人心的幸福?如果找到了,面对家长,我们将成为他们思想上的朋友、育人中的伙伴。只有这样,朴素而平凡的教师生活才会变得充满智慧与人格的挑战,天天面对的学生在我们眼中才会每天都是新的。这就是教师独有的享受。也只有这样,教师职业才能真正成为令人羡慕和富有内在尊严的职业。
第二,我们要在真实的道德冲突中实现道德的发展。教师也是真实生活情境的个体,在那些复杂而难以取舍的道德冲突面前,有时候,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很难。但只有这样的真实经历,才真正考验着我们的道德。我只想说,“德”是一个人内心对自己的要求,底线高了,“品”自然就高。一些失误往往就是因为降低了自己的底线,只有在真实的经历中自己与自己对抗,师德素养才会有所提高。
第三,我们要坚持学习,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师德不是靠讲出来的,而是靠内心世界的丰富、文化底蕴的提升、人格素养的完善。所谓德者,得也。教师师德的提升,关键在于文化、艺术、心理、社会等诸多精神营养的植入。
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 ,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最后让我们记住:师德是教师职业之魂。
让这句话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座右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