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却脱口而出:
天井四方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这首诗既符合了题意,也“借题发挥”,表明了对毛宇居限制学生发展的“抗议”。不过毛宇居还是比较开明的,他不但没有因为诗中对自己的讥讽而愤怒,反倒为*的出色才能而感到惊喜。
毛宇居也确实信守了承诺,没有罚*,还把这首诗记了下来,从而让这首简单有趣却又令人回味无穷的小诗流传了下来。
并且,到后来,毛宇居也被*的出色才能和远大志向震惊了。虽然他还是不太能接受*“离经叛道”的行为,但也不再限制*了。还会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给*一些指点,给*“开小灶”,比如毛宇居曾给*讲解的《左传》就让*受益颇多,直到晚年还依然记得。
*在毛宇居门下读了大约十个月的书,时间虽然不长,但却对他的人生造成了重要影响。并且,毛宇居根据*的表现而大胆判断:“他将来必成大器!”
当时*不过十多岁,知道*名字的人也就是韶山冲里的乡亲们。辛亥革命都还没有开始,毛宇居却敢于作出如此判断,可见他对*的信心。而从后来的事情看,他的眼光无疑是极为精准的。
毛宇居对*人生的帮助可不仅仅是当了他十个月的老师而已。在*离开井湾里私塾后,毛宇居依然和这个自己最为赏识的学生保持着联络,并鼓励他好好读书,将来走出去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必然能成就一番事业。
1910年时,*认识到自己所处的韶山冲还是太小了,深感自己的眼界还是太狭窄,渴望去外面见识更大的世界,便向父亲毛顺生提出了离开韶山冲,到湘乡东山小学堂求学的请求。但毛顺生不同意,他坚持认为*用不着读那么多书,就留在自己身边帮自己干点农活,将来再做点小生意就好。*与父亲争执多次,也无法说服父亲,颇为郁闷,便将此事告知了恩师毛宇居。
毛宇居听说后毫不含糊,当即上门劝说毛顺生。他直白地向毛顺生表示*天资过人、不同凡响,将来一定能成为大人物。毛宇居在韶山冲是颇有名气的“读书人”,威望也挺高,他的劝说还是有作用的,最终毛顺生同意送*去湘乡东山小学堂。因为此事,*一直十分感激毛宇居。
*离开韶山冲后,也一直和毛宇居保持着书信往来,毛宇居感到这个学生的眼界和见识很不简单,已经渐渐超过了自己,更加坚信自己当初的判断了。
在此期间,毛宇居又为毛家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是1932年的时候,此时*已经成为了红军的重要*,指挥红军一次又一次击败了国民党军的“围剿”,令蒋介石和各地军阀极为头疼。
在此时刻,湖南军阀何键见在战场上实在打不过*,便动起了歪脑筋。他认为*之所以能打胜仗不是因为有才能,而是因为受到了上天庇护。
于是丧心病狂的何键就派手下来到韶山冲,要把*的祖坟挖了,自以为这样就能破坏*的“气运”。
此时*的父母都已经去世,在此关键时刻,毛宇居站了出来,拼死保护*的祖坟。他和何键的人斗智斗勇,误导了这帮人,最终成功保护了*的祖坟。
建国后,毛宇居曾三次进京看望*,得到了*的热情接待。*还用自己的稿费给毛宇居购买了许多礼品,感谢这么多年来他对自己的帮助。
1959年时,*回到故乡韶山冲,他抵达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吩咐工作人员“把我大哥接来”。这位能得到*“大哥”称呼的人物,就是他的老师和堂兄毛宇居。
两人见面后,自然有许多往事可以聊。此时的毛宇居虽然年近八十了,但身体也还硬朗,还能陪着*边走边聊,工作人员便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当晚,*就设宴款待当年的老党员、赤卫队员、军烈属和乡亲,毛宇居被安排在上座。*第一个就向毛宇居敬酒,令毛宇居又惊喜又惶恐,连连道:“主席敬酒,岂敢岂敢!”*则笑着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此事从此传为佳话。
*曾在多个不同的私塾读过书,自然有多名私塾老师。不过毛宇居可以说是少有的在各个时期都和*保持联络,并对*人生造成了重要影响的私塾老师。毛宇居在*的成长路上尽可能地出了一份力,而*也以最大的诚意和热情回报了毛宇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