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彭泽县令,回到老家和乡亲们朝夕相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自食其力,正是反映了这种独立的人格和博爱的精神。
有了团结和睦的氛围,就如第四联所说,人际关系就没有了紧张和猜忌,大家互相理解,互相帮助。有高兴的事情就一起作乐,甚至邻居之间也要经常在一起饮酒聚会。
但是理想往往是美好的,现实却很酷感。人生无常,光阴荏苒,转眼间人们都老了。所以第五联“盛年不重来”,作者又回到了对事业无成、人生匆匆的感叹上来。
“盛年”就是指青壮年,那个年轻有为的青春时期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走过去了,一天很快就到了晚上,早晨也不会倒回来。他“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对过去混迹官场浪费青春表现了一种悔恨。
所以在诗歌的最后一联,作者由衷地发出了呼唤。“及时当勉励”,就是号召大家互相鼓励,奋力前行,早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因为时间总是我行我素,它从来是不会等待人们的。
陶渊明虽然是一个隐逸的诗人,但是他也是有远大抱负的。他曾经说“精卫衔微木,用以填沧海。精卫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他之所以辞官归田,是因为官场黑暗,他的理想不能实现。
陶渊明生长在那样一个时代,他自己又不想去同流合污,他想跳出这样一个禁锢的樊笼,到大自然里去寻求一种质朴和纯净。但是他又对逝去的岁月念念不忘,又号召人们去努力创造自己的人生辉煌。
所以陶渊明这首诗是对世道人心的评说,是对自己不幸命运的感叹。诗中有迷惘,有痛苦,有无可奈何,也有大彻大悟,还有有大彻大悟后的欢乐和鼓励。
诗人虽然隐逸于田园,但他并不消极避世。诗中那种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惜时精神,那种“落地为兄弟”的仁爱思想,那种“及时当勉励”的远大抱负,都是在理想破灭后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索,越发显得难能可贵。
这首《杂诗》特点鲜明,娓娓道来,感情质朴,语句舒缓,看似平淡随和,但内涵却极其丰富。诗句富于哲理,都是人生的体验和感悟,几乎都是名言警句,读后发人深思。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