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湘军、晚清名臣,人们言必称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
其实,有一类人被隐没在他们的光环之后,少为人知。
这类人是实际操盘手、战略执行者,使得“湘军”招牌闪闪发光;这类人是时代的中流砥柱,如同大厦的基石,使风雨交加、摇摇欲坠的大清帝国国运得以延续。
杨岳斌(原名杨载福)便是这类人的代表。
他被善于识人的曾国藩所器重,统领湘军水军,战功赫赫,从武将直至华丽转身为封疆大吏;
他的光明仕途戛然中落,归隐田园,却于晚年毅然复出,协助光复台湾;
他擅于诗文,清诗总集《晚晴簃诗汇》中收录有他的六首诗作;
他被赐穿黄马褂、获封至高荣誉称号“彪勇巴图鲁”、一等轻车都尉世职,绘像列入紫光阁功臣,死后规格待遇只稍逊于曾国藩、左宗棠。
忠勇奋战,统领湘军水师左宗堂曾说:“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岳斌”。
咸丰元年(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在广西爆发。
随即,太平军乘势进入毗邻的湖南省,清廷官兵望风溃散。
当太平军进逼湖南湘阴时,守城的清廷长官借口外避。
湘阴外委(类似于编制外的低级武官)杨岳斌毅然带领营兵抵抗,保住了湘阴城。
这无疑是一股清流。杨岳斌也一战成名,被提拔为宜章营千总(正六品武官)。
杨岳斌是湖南乾州(今湘西吉首)人,祖父、父亲都是武将。他精于骑射,曾参与镇压李沅发领导的湖南农民起义。
这一年,他30岁,正是当打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