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最早的长篇叙事诗,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7 01:16:37

民间叙事诗《双合莲》

寻访故乡文化之三

民间长篇叙事诗《双合莲》,以近1800行的篇幅,叙述了发生在清末道光年间的一个真实的爱情悲剧故事。作者陈瑞兆(1818年—1902年)名永祯,号铁防、闰四,人称铁匠四爹,崇阳县石城镇人。作为民间文学,长诗的成型,自然不像文人的创作那样纯粹。传说铁匠四爹一边打铁,一边用当地极为流行的五句子山歌吟唱,听到的人又自然而然地唱给没听到的人听,如此口口相传,《双合莲》的完成花了很长时间。而且,在流传过程中,传唱者总会根据自己的兴趣作一些增删调整,所以,在崇阳流传至今的《双合莲》,并不止一个版本。走进崇阳,几乎随处可听《双合莲》开头几句的歌声:“崇阳有本双合莲,几句新闻不多言,乐人唱起真快活,愁人唱起也新鲜,慢慢唱起有根源。”

1956年,湖北省文联的作家吕庆庚,和蒲圻县文化馆的创作干部宋祖立等人,对流传于民间的《双合莲》,进行搜集整理,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成为中国近代汉民族长篇叙事诗之最。后来,《双合莲》列为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崇阳县提琴戏剧团又多次把她搬上舞台,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2010年,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了大型提琴戏《双合莲》,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双合莲”,从鄂南山区走向了广阔天地。

长篇叙事诗《双合莲》,具有典型的民间文学特征,十分注重故事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充分运用五句子山歌长于比兴、借代、象征等艺术手法,和老百姓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诸如“十想”、“十望”、“十送”、“十叹”之类的表现形式,着力塑造女主人公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爱情,直教生死相许的执着品质。作品的语言朴实生动,情节曲折跌宕,层次分明,易于传唱,在叙事中抒情、在抒情中叙事,形成叙事与抒情交融的风格。另外,作品中关于族长专权、买卖婚姻、棺葬立碑等细节的描写,还具有历史学和民俗学的价值。

《双合莲》这个题目,很容易让人想起“并蒂莲”,尤其是提琴戏《双合莲》的结尾,让男女主人公死后变成一朵并蒂莲,使原有的悲剧氛围增添了一份凄美的美学品格。自古以来,“并蒂莲”就是作为象征恩爱夫妻的一个约定俗成的符号。早在宋、元时期,就有不少反映“并蒂莲”这一题材的词作。可是,长篇叙事诗《双合莲》却不是这个用意,“双合莲”只是男女双方定情的一个信物。他们在约定终身之后,女主人公用一尺白绫,写上二人生辰八字,中间画一莲花,剪作两半,各拿一半做定情的凭证,这朵莲花合在一起之时,就是他们走向婚姻殿堂之日。这就是诗篇题目《双合莲》的由来。

长篇叙事诗《双合莲》,讲述的是崇阳西乡桂树泉一个名叫胡三保,又名胡道先的青年,与三源港郑家湾女子郑秀英的爱情故事。胡三保在两堂经馆读书,聪明过人。可是,由于父母不幸亡故,就放浪形骸,不思进取。四月的一天,他来到三源港钓鱼,偶遇在港边洗衣服的年轻女子郑秀英。郑秀英有一种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的天然美丽,对于日益颓废潦倒的胡三保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胡三保就以讨茶解渴为由,尾随郑秀英来到郑家。胡三保一边喝茶,一边跟郑秀英拉起了家常,得知郑秀英的父亲和兄弟都不在世,只有一个五十多岁的母亲和她相依为命,彼此就有了同病相怜的意思。可是郑秀英已经许配夏家,由于夫婿夏春福无德无才,表示自己今生不愿嫁夏家:“按着鸡婆难抱崽,烂泥田里怎栽花?”如此言来语去,两人就情投意合,慢慢捅破了那层窗户纸。胡三保就提议“就此订下千年约,天长地久结同心。”郑秀英心里自然喜欢,就爽快地定下婚约:秀英拿出一尺绫,生庚八字写分明,中间画一莲花朵,一剪裁破两边分,各拿一半做婚凭,与胡三保约好中秋节见面。他们就这样一见钟情,私定终身。胡三保喜不自禁,作揖告辞。郑秀英站在门口,望着胡三保远去的背影,好半天也不愿进房门。

胡三保回到家里,终日思念郑秀英:“一想秀英美如花,今日要配我名下,不是前世积了德,就是神仙把线牵,十全十美好姻缘。……十想秀英想得多,桂花开出满山坡,明天就是中秋节,好事多磨喜心窝,要买礼物送姣娥。”好不容易盼到了中秋节,胡三保就急急忙忙地赶往郑家赴约。他哪里知道,郑秀英比他更急,早就在盼望他的到来:“一望情郎在绣楼,绣个金鱼水上飘,情郎来钓金丝鲤,一回把钓就上钩,还是我家好滩头。…… 十望情郎步难移,旁人劝我把药医,乐人不知愁人苦,饱人不知饿人饥,又怕旁人带猜疑。”

两个在思念中备受煎熬的有情人终于见面了。开始,郑妈妈又哭又骂,极力反对女儿私定终身。胡三保连忙跪地求情,秀英也一边挨骂,一边哀求妈妈。冷水能解心头火,狂风吹散满天云。两个年轻人说得郑妈妈发了善心,再说这个胡三保也确实比那个夏福春强百倍。郑妈妈思前想后,也只好顺水推舟,便亲自下厨,好酒好菜招待这位送上门来的新姑爷。胡三保就这样在郑秀英家里住了下来。二人如鱼得水,男欢女爱,日同茶饭夜同眠,不觉过了小半年。湾里的人自然少不了在背后说三道四,这算怎么回事呢?没看见三媒六证,也没听见点鞭放炮,怎么就弄个男人住在屋里了,这不是伤风败俗吗?郑姓人就决定请族长回,来重振纲常。

现存最早的长篇叙事诗,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1)

族长郑楚方郑老爷,住在县城十字街,秉公正直受人敬,湾里的两个头人就抬一顶轿子,接族长公回来处理这件事。郑秀英母女听见风声,趁族长公在酒席上跟湾里人一起商量如何重振纲常的时候,郑秀英打开后门,悄悄送走了胡三保。当天晚上,族长老爷当堂坐,老少男女站两边。族长当众宣布,秀英母女辱没祖宗,楼上楼下要搜寻。两个头人打着灯笼火把,楼上楼下都搜遍,一无所获。秀英母女又哭又闹,说族长公偏听偏信,欺负妇道人家,自家狗咬自家人。族长恼羞成怒,吩咐村人用楠竹鞭抽打郑妈妈。郑妈妈被打得鲜血淋漓,就是不认帐。堂堂族长竟然对付不了一个老婆子,族长觉得自己太没面子了,像活阎王一样嚎叫着要打死辱没家风的郑秀英。郑妈妈一听要打女儿,慌忙叩头告饶。族长怎肯轻饶,打手们拖过秀英,一顿竹鞭胡抽乱打。

郑秀英母女俩受过族长公的鞭笞,不仅没有屈服,反而更加死心塌地地要走自己选定的路。秀英心中只想意中人,骨头打烂也不变心。看着女儿遍体鳞伤,郑妈妈心痛欲绝,她忍着自己的伤痛,劝慰女儿不要灰心。秀英在床上躺了三天,乡邻好友也来看望她,她起来梳头洗脸换衣裳,依然一副美女模样。

族长公心里忿忿不平,眉头一皱,计上心上,他立即派人把媒人万人魁接来,好菜好酒的款待,请媒人立即跑一趟夏家,要他们早点来把秀英接回去,至于三茶六礼就不讲究了,郑家也不会有什么好嫁妆。媒人立马屁颠屁颠地跑到夏家,好像捡到一个大便宜似的,乐滋滋地告诉夏春福:“聘礼不要半毫分,一心安排迎新人。”没想到那个弱智的夏春福泥人还有个土性,一点也不领媒人的情,他也听到了郑秀英和胡三保的流言蜚语,冷冷地回绝了媒人。媒人还劝他不要多心,夏春福却是乌龟吃称砣铁了心,好歹都不说,宁可打单身。夏春福油盐不进,搞得媒人很难为情,他觉得有辱使命,便要夏春福写张退婚文书,这样回去也好交个差。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族长公便要万人魁帮忙另找人家,贫富贵贱都不论,只要能够立马来把这个贱人接过去。万人魁一想,还真想起一个人来,他就是刘家庄的刘宇卿,家里有田有房,人也不错,原配已经死了,正想找个填房。第二天一早,万人魁来到刘宇卿的家,见面就舌吐莲花,说得干鱼能摆尾,说得冰水也开锅。刘宇卿一听有这么好的事情,顿时乐得嘴唇包不不住牙齿,当即就张罗了酒菜,盛情款待万人魁,然后就和他一起赶到郑家湾来相亲。刘宇卿和媒人一起拜见族长公,愿出一百两银子的彩礼,族长就把秀英的生辰八字交给了刘宇卿。然后就把秀英喊到堂前,宣布她已经是刘家人了。秀英一听塌了天,嚎啕大哭,执意不从。郑妈妈更是舍不得女儿,娘俩抱在一起痛哭。族长公不管三七二十一,吩咐轿夫抬起秀英就走。

可是等闹新房的客人散尽,秀英不愿同床睡,哭哭啼啼到天光,一声三哥一声娘。转眼过去了大半年,郑秀英跟刘宇卿形同路人,日里同餐不说话,夜里同床各一边。刘宇卿气得咬牙切齿,免不了拳脚相加。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村里人就讥笑刘宇卿家有咸鱼吃淡饭,接个老婆打单身。刘宇卿对郑秀英就打的更厉害,可是秀英打死不告饶,不怕你有蒸人甑,不怕你有煮人锅,一心要嫁胡三哥。刘宇卿听了叔伯兄弟的劝告,决定卖掉郑秀英,就捎信请万人魁来喝酒。

万人魁以为刘家谢媒,眉开眼笑地急忙跑来。一听刘宇卿要卖掉郑秀英,顿时觉得脸上无光。刘宇卿也不敢得罪媒人,求他快点找个人家,价钱不能少于一百两,但是不能卖给胡三保。万人魁辞别刘宇卿,转身就来到桂树泉见了胡三保,说明来意,胡三保喜出望外,连忙置酒款待万人魁。二人边喝边聊,商量如何买回郑秀英。胡三保想起自幼跟他结过老庚的丁石元,决定请他代替胡三保出面去买郑秀英。丁石元一见郑秀英,心里却一阵刺痛,曾经是那么标致的一个美女,现在头不梳脸不洗,蓬头垢面,一问三不知,就跟痴子一般。郑秀英认出了丁石元,知道他是三保的老庚,就像见到三保一样感到亲切,丁石元能够带她走,她就能见到胡三保。但是,她并不知道丁石元是顶替三保来娶她的,便装疯卖傻躲在床里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就以一百两银子成交,另付媒人十两草鞋钱。刘宇卿当即写下字据,交给丁石元,丁石元交清银子,就要带秀英离开刘家。

两个轿夫抬起秀英,跟随万人魁和丁石元,径直往桂树泉进发。走出四五里远,万人魁和丁石元心里的石头就落了地,一路上谈笑风生,可能也是想让轿子里的秀英早点知道实情高兴高兴,说着说着就露了口风。大路上人来人往,听见“换包妙计结良缘”的新闻,就七嘴八舌地传开了。不一会,刘家就听到了风声,犹如一石激起千重浪,族人聚在一起,叫嚷着不能成全野老公,惹得世人讥笑。说话间便纷纷操起铁尺、钢刀,一路喊声震天,追到彭家岭。一看这个阵势,两个轿夫歇下轿子撒腿就跑,万人魁和丁石元知道事情败露,好汉不吃眼前亏,连忙脚底板搽油,溜之大吉。可怜秀英一个人被扔在路边,丧魂落魄昏迷不醒。刘家人一窝蜂围上去,把秀英强行抬了回来。“秀英挨打又受磨,生死都想三保哥,只望脱得天罗网,谁知又落滚油锅,一心想死见阎罗。……伸手掏出双合莲,朵朵莲花满血痕,今生不能成夫妻,来世与哥再团圆,一根丝带梁上悬。”

胡三保从午时一直望到日偏西,心里喜孜孜地只等秀英回来和她破镜重圆。没想到盼回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胡三保如雷轰顶,一下子从热被窝里掉进了冰窟窿,顿时口吐鲜血,白眼直翻,倒在大门边。兄弟叔侄慌了神,手忙脚乱地掐人中、灌姜汤,忙活了好一阵,胡三保好不容易才转回神来,口里还在唤秀英。亲朋好友都劝他,可是谁劝也没用,胡三保成天病恹恹的,打不起精神。后来又听到秀英的噩耗,更是雪上加霜,一天到晚就是愁眉苦脸,长吁短叹。

现存最早的长篇叙事诗,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2)

郑妈妈听到秀英的死讯,心如刀绞泪涟涟,想到县里去报官,一个妇道人家,又不知东南西北。几个头人出来作了主,派人到刘家去安葬郑秀英,什么事都不说了,两家都要顾门风。刘宇卿送走郑家的客人,家里一下就冷清了,三年娶了两门亲,到头还是打单身。左思右想,他觉得这一切不幸的根源就是胡三保和郑秀英的“奸情”, 害得两家不周全。不把胡三保告进大牢,这口恶气就难平息。他把卖秀英的一百两银子,拿出来打点,果然县官就派人捉来胡三保,一顿严刑拷打,然后拿出原告提供的物证,就是那半幅白绫莲花约,要他交出另一半。胡三保吃不住拷打,交出另一半白绫。当初的定情之物“双合莲”,没想到变成了犯罪的证据。县太爷判了胡三保奸污民女、私造合约、逼退婚书、偷梁换柱、害死秀英等六大罪状,关进黑牢,等候上司的批复。

胡三保在黑牢里受尽折磨,九死一生。恰逢先皇驾崩,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形销骨立的胡三保遇赦回家,家徒四壁,身无分文,人家过年他过节(劫),只有在哥嫂家里蹭口饭吃,自己也觉得无地自容,成天在苦闷和抑郁中煎熬。他一天天神情恍惚,魂不守舍,常在梦中看见披头散发的秀英朝他嘻嘻笑,手拿一根绳索向他招手。正月十三,三保就卧床不起,不能进食,哥嫂求神拜佛,煎药熬汤。熬到正月十六,三保就病死在床,哥嫂作主卖掉几间房子办了丧事。胡三保和郑秀英以自己的年轻生命为代价,为后世留下了一出令人扼腕的人生悲剧。

除《双合莲》之外,咸宁目前发现的长篇叙事诗手抄本不下于300部,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再现崇阳农民起义的《钟九闹漕》、有反映伦理道德观念的《目莲寻母》、有传播历史文化知识的《三国演义》,还有更早的《海棠花》、《陆英姐》、《牡丹花》、《桂花》,现存最早的长篇叙事诗是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的手抄本《小樱桃》。2009年,《咸宁长篇叙事山歌》第一卷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2011年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