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沁人心脾。
穿着薄衣,漫步在花园中,亭亭玉立的小花,婀娜多姿,甚是妖娆。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宋·杨万里《夏夜追凉》
起句以“夜热”和“午热”作对比,突出了夏夜的炎热程度。这里的“依然”和“同”强调了夜晚与中午的炎热不相上下,为接下来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承句诗人以“开门”和“小立”两个动作,描绘了自己在夏夜中寻求凉爽的情景。而“月明中”则点明了夏夜的月色明亮,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清幽的色彩。
转句描绘了一个幽静而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而“虫鸣处”则点明了夏夜中虫鸣不断的现象,既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合句点明了夏夜中虽然炎热,但时不时会有一丝凉意袭来。而“不是风”则强调了这种凉意并非来自风,而是来自大自然的恩赐。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宋·陆游《立夏》
首联以“赤帜插城扉”形象地描绘了立夏时节城内欢庆的景象。而“东君整驾归”则暗指春天结束,夏天开始,太阳神(东君)准备驾车归去。
颔联描绘了燕子在新泥筑巢的繁忙景象,暗示了夏天的到来描绘了花朵凋谢后,蜜蜂采蜜的场景变得稀少,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转换。
颈联描绘了槐树和柳树在初夏时节绿荫渐浓的景象。点明了此时暑气尚轻,人们还可以感受到一丝清凉。
尾联描绘了太阳西斜时,人们结束沐浴的情景。暗示了随着季节的转换,人们开始换上轻薄的单衣。
整首诗以立夏时节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季节转换的敏锐观察和深厚情感。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唐·杜甫《江 村》
首联描绘了清澈的江水环绕村庄的景象,为整首诗定下了宁静的基调。点明了时令和地点,同时强调了江村夏日的幽静与闲适。
颔联描绘了燕子在堂上自由飞翔的情景,暗示了江村的宁静与和谐。人与自然的亲近关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颈联描绘了妻子在纸上画棋局的情景,暗示了夫妻之间的和谐与默契。孩子天真无邪的玩耍情景,展现了家庭的温馨与快乐。
尾联点明了自己身体的病痛和对药物的依赖。自己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感慨,强调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以江村夏日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江村夏日的景象和家庭生活的细节,传达出一种对和谐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百忧不到酒三行,万事尽休棋一枰。
梅子未黄先着雨,樱桃欲熟正防莺。
忽惊夏向明朝立,便恐春从此地更。
数蝶飞来花寂寞,乱蛙鸣处水纵横。
——宋·朱翌《立夏前一日登马氏山亭》
首联点明了诗人在山亭中饮酒下棋的情景。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世事纷扰的超脱和洒脱,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颔联描绘了立夏时节梅子尚未成熟便遭遇雨水的情景,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自然的规律。樱桃即将成熟时,需要防范莺鸟啄食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的竞争与和谐。
颈联表达了立夏时节突然来临的惊喜和感慨。暗示了春天的离去和夏天的到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尾联描绘了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而花朵却显得寂寞的情景,暗示了立夏时节花朵的凋零和蝴蝶的孤独。蛙声乱鸣和水流纵横的景象,展现了立夏时节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描绘立夏时节的景象和内心感受,传达出一种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渐觉风光燠,徐看树色稠。
蚕新教织绮,貂敝岂辞裘。
酷有烟波好,将图荷芰游。
田间读书处,新笋万竿抽。
——宋·薛澄《立夏》
首联“点明了立夏时节气温逐渐升高的特点,树木枝叶繁茂的景象,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自然的生机。
颔联表达了蚕丝丰收的喜悦和蚕丝业的繁荣。暗示了立夏时节气候变暖,貂皮衣服已经不再适用,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感慨。
颈联描绘了立夏时节湖面波光粼粼、烟雾缭绕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诗人想要乘船游览荷塘、观赏荷花的愿望。
尾联点明了自己在田园中读书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宁静致远的心境。立夏时节竹笋茂盛生长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落絮蒙蒙立夏天,楼前槐树影初圆。
傅闻紫殿深深处,别有薰风入舜弦。
——宋·杨皇后《宫词》
起句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柳絮飘落,给人一种轻盈而迷蒙的感觉。立夏标志着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开始,这个时节的气候温和宜人,大自然也开始变得生机勃勃。
承句强调了初夏的特点。槐树在夏季是常见的树种,其树影在初夏时节逐渐变得圆满,给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觉。这个景象也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
后两句引入了宫廷的传说和神秘色彩。紫殿通常指的是帝王宫殿,而“薰风”则是指初夏时的东南风。传说中,在帝王宫殿的深处,有和暖的东南风吹入舜弦琴声里。这里的“舜弦”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乐器,象征着宫廷的文艺和雅致。
整首诗融入宫廷传说,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迭的感慨和对宫廷生活的向往。
傱教节序暗相催,历日尘生懒看来。
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
——宋·杨万里《初夏即事十二解》
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转的感慨。诗人用“节序暗相催”来形容时间的推移,意味着季节的更替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而“历日尘生懒看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翻阅历书的厌倦,可能是因为对于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奈和慵懒。
后两句诗则通过石榴花的盛开来描绘立夏时节的特色。石榴花是夏季的代表花卉之一,它在立夏这一天独自盛开,仿佛在告诉人们夏天的到来。诗人通过石榴花的盛开来表达对于立夏时节的赞美和欣喜。
整首诗通过描绘石榴花的盛开和表达对于时间流转的感慨,展现了立夏时节的美丽和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悟。同时,诗人也借石榴花之口,暗示了夏天的到来和时间的不可逆转,表达了对于生命的珍惜和对于自然的敬畏。
若说清爽,莫不属山中的夏日了。
夏天一到,这青山一天一个样,经过烈日的暴晒,骤雨的浇淋,那草木就窜枝拔节很快地长起来,那夏天的绿,又浓又深,霸占得漫山遍野。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宋·文天祥《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首联表达了诗人对于山中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喜爱。诗人将自己比作与日月同辉的溪翁,与清泉石木为伴,享受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颔联通过描绘夏季的气息和春光的绚烂,展现了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蓬勃。夏季的气息弥漫在深渊之中,春日的景象则展现在万象之中,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颈联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于生活的淡然态度。诗人通过穷尽吟咏之力,将云彩都染成了黑色,而淡然的饮酒则胜过了艳丽的裙裳。这里,诗人以云黑和裙红作对比,突出了诗歌创作的艰辛和淡然生活的美好。
尾联通过描绘优美的弦声和消解人间怨气的风,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社会的向往和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优美的弦声如同和煦的微风,能够消解人们心中的怨气和不满,使人间充满和谐与安宁。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季的气息、春光的绚烂、诗歌创作的艰辛和淡然生活的美好,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和谐社会的向往。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唐·高骈《山亭夏日》
前两句描绘了夏日绿树浓荫的景象,暗示了此时正是夏日午后,阳光烈烈,树荫浓郁。接着,诗人又将视线转向池塘,楼台的倒影清晰可见,与清澈的池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后两句诗人又描绘了微风轻轻吹动水晶帘的场景,给人以清爽宜人的感觉。同时,诗人还注意到满架的蔷薇正在盛开,散发出阵阵芳香,弥漫整个庭院,令人陶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夏日山亭的美丽和宁静。诗人通过对绿树、楼台、池塘、水晶帘和蔷薇等元素的巧妙组合,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面,给人以视觉和嗅觉的双重享受。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和丰富。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李白《夏日山中》
前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夏日山中的悠闲状态。因为是夏天,所以有白羽扇可以摇动以祛暑,但诗人却懒得摇动扇子,暗示了此时的山中气候宜人,无需借助外力来消暑。同时,诗人还裸露出身体,在青翠的树林中悠然自得,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后两句诗人又描述了自己将头巾脱下,挂在石壁上的情景。这种无拘无束的行为,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而“露顶洒松风”则表达了诗人在山林间,任由松风吹拂头顶,享受自然的清凉和惬意。
整首诗描绘诗人在夏日山中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其无拘无束、向往自然的情怀。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前两句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自然景象。石梁和茅屋依傍在弯曲的河岸旁,流水潺潺,溅起的水花流淌过两边的池塘。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觉,同时也预示着初夏的到来。
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初夏的特色。在晴朗的日子里,暖风吹拂,带来了麦子的香气。绿树和青草在初夏的阳光下茂盛生长,其美丽程度甚至超过了春天的花朵。这种景象展示了初夏的活力和生机。
整首诗以描绘石梁、茅屋、流水、绿阴等元素,展现了初夏时节的宁静、和谐与生机。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这个季节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
肩舆颇平稳,涧路甚清凉。
紫蕨行看采,青梅旋摘尝。
疗饥兼解渴,一盏冷云浆。
——唐·白居易《早夏游平泉回》
首联白居易便以初夏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出夏日的气息。夏日日渐长,南风拂面,带来草木的芬芳,这是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气息。
颔联描述了自己乘坐轿子游览平泉的情景。肩舆平稳,行走在涧路上,感受到的是清凉舒适。这里的“清凉”既是对初夏气候的描绘,也是对平泉山水环境的赞美。
颈联在游览的过程中,白居易还体验了采摘的乐趣。他采摘了紫色的蕨菜,又摘下了青梅品尝。这种亲近自然、体验生活的态度,展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尾联以一杯“冷云浆”结束了整首诗。这杯“冷云浆”既能疗饥,又能解渴,给人带来舒适和满足。这既是对平泉山水、美食的赞美,也是对初夏时节生活体验的总结。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游览平泉的过程和感受,展现了初夏时节的美丽和生机。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享受之情。
满城杨柳绿依依,背著春风自在飞。
却是杨花有才思,一时收拾伴春归。
——宋·项安世《立夏日南风大作》
前两句诗人以满城的杨柳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尾声。杨柳绿意盎然,郁郁葱葱,它们背对着春风,自由自在地快乐飞翔。这里的“杨柳绿依依”既是对春天景色的赞美,也是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惋惜。
后两句诗人将焦点转向了杨花。只有那杨花最有才气情思,一时之间就把春天给收拾了,夏天终于来到了。这里的“杨花有才思”既是对杨花的赞美,也是对春天离去的无奈和接受。同时,“一时收拾伴春归”也预示着夏天的到来,展现了诗人对夏天的期待。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夏天的期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展现了季节交替的美丽和哀愁,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
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
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
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
请附任公言,终然谢天伐。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开篇两句,谢灵运便以初夏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出清新的气息。初夏时节,天气清爽暖和,小草也没有停止生长,仍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水上住宿的经历。水上的舟船将晨暮连成一体,分不清早晚,阴云和彩霞也多次变换,时而阴云密布,时而彩霞满天。这种在水上的生活让诗人感受到了自然的韵律和变化。
“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诗人游览了海边岸上的景物,感到有些疲倦。他俯瞰着大海,感叹着自然的广阔和深邃。这里的“瀛壖”和“穷发”都是指海的边缘和尽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诗人观察到河流平静流淌,海神也安静不动。这里的“川后”和“天吴”都是古代神话中的海神,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和赞美。
“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诗人扬帆起航,去采摘水中的石花,又挂起船帆去捡拾海中的明月。这里的“石华”和“海月”都是自然中的美景,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象,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诗人感叹着大海的广阔无垠,没有边际。而自己的虚舟在其中漂荡,仿佛超越了尘世的一切束缚和纷扰。这里的“溟涨”和“虚舟”都是对大海和诗人自己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诗人借用古代贤人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追求。鲁仲连轻视齐国的封赏,公子牟留恋王室的高官厚禄。而诗人自己则追求的是与自然相融、超越尘世的生活。
“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诗人认为崇尚功名是有愧于道的,而适应自然、满足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这里的“矜名”和“适己”都是对人生追求的反思和选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理解。
“请附任公言,终然谢天伐。”最后,诗人表示要追随古代贤人任公的脚步,抛弃功名利禄,追求自然和生活的真谛。这里的“任公”和“谢天伐”都是对诗人自己人生追求的象征和期许。
整首诗以初夏时节游览赤石和进帆海的经历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诗人的感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古代贤人的崇敬和借鉴以及对人生追求的反思和选择。
伴荷香乘夕凉,欲弹得一曲却无人赏,只得念想。
如果,思念有温度,那么对你的那一份,足以蒸透这个夏天;如果,思念有影子,那么对你的那一份,足以荫蔽整个夏天。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开篇两句,孟浩然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傍晚的自然景象。山间的阳光忽然西落,池塘上的月亮逐渐东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夏日的宁静与美好。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夏日傍晚的悠闲生活。他散开头发,享受着凉爽的晚风,打开窗户,躺在宽敞的房间里。这种生活状态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舒适与自在。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诗人继续描绘自然景象,荷花的香气随风而来,竹林中的露水滴落发出清脆的响声。这些景象和声音让人感受到夏日的清新与生机。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然而,在这样的美景中,诗人却感到有些遗憾。他想弹奏鸣琴,却没有人来欣赏。这里的“知音”既指能欣赏音乐的人,也指能理解诗人情感的人。这种遗憾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之情。他因为这样的景色而想起了老朋友,整夜都在梦中思念他们。这里的“中宵”和“梦想”都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唐·韦应物《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首联提到了季节的更替,怀念春天的美好时光。随着白天越来越长,他感到有些疲倦和烦躁。这里的“改序”指的是季节的变化,“芳辰”则是指春天的美好时光。
颔联描述了夏天的景象。夏天的树木已经形成了浓密的树荫,而官署(公门)在白天里总是保持着宁静。这里的“夏木已成阴”形象地描绘了夏天的景象,“公门昼恒静”则反映了官署的冷清和宁静。
颈联继续描绘自然景象,长风开始吹进楼阁,层叠的云朵才从山岭中露出。这些景象让人感受到夏天的气息和自然的美丽。
尾联诗人表达了对远离的弟弟们的思念之情。他坐在这里思念着他们,同时也感叹着逝去的时光。这里的“离居人”指的是诗人的弟弟们,“徂景”则是指逝去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描绘季节的变化、夏天的景象以及诗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诗人对弟弟们的深深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珍惜。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宋·司马光《客中初夏》
前两句,司马光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四月的天气清明和暖,雨后初晴,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也变得更加明净了。这里的“清和”指的是天气清明而和暖,“南山当户”则是指正对门的南山。
后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进一步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在眼前纷纷扰扰,只有葵花朝向着太阳开放。这里的“柳絮因风起”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时节的景象,“葵花向日倾”则表现了葵花向着太阳生长的特点。
整首诗通过描绘季节的变化和景物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诗中也寄寓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诗人在描绘景物时,不仅表现了自然的美,更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葵花向着太阳生长的特点,表现出自己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忠诚的人生态度。这种“葵花向日”的形象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意象之一,被用来形容忠诚、坚定、不屈不挠的精神。
园中绿已暗,寂寞问花神。
兴托清樽酒,愁欺白发人。
山城初雨过,天地尚馀春。
又与东风别,堪嗟羁族身。
——明·谢榛《雨后立夏》
首联描绘了园林中绿意盎然,但已不再是初春时的嫩绿,而是渐渐变得深绿。立夏时节,春天即将过去,诗人感到寂寞,于是向花神询问春天的去向。这里的“绿已暗”和“问花神”都在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和春天的逝去。
颔联表达了诗人寄托于清酒中的逸兴和春愁。诗人借酒消愁,但春愁却如同欺压白发人一样,让他无法摆脱。这里的“清樽酒”和“白发人”都反映了诗人的内心孤独和无奈。
颈联描述了山城刚下过雨,天地间还残留着一些春天的气息。这里的“初雨过”和“尚馀春”都在强调春天虽然已经过去,但它的影响仍然存在。
尾联表达了诗人与春天的告别和对羁旅生涯的感慨。诗人感叹自己又要与东风告别,开始新一轮的漂泊生涯。这里的“又与东风别”和“羁旅身”都体现了诗人的无奈和哀愁。
这首诗通过描绘立夏时节的园林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对羁旅生涯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境遇。
一年春事到酴醿。何处更花开。
莫趁垂杨飞絮,且随红药翻阶。
倦游老矣,肯因名宦,孤负衔杯。
寄语故园桃节,明年留待归来。
——宋·管鉴《朝中措·立夏日观酴醿作》
上片“一年春事到酴醿。何处更花开。”直接点明了立夏时节,春天的花朵已经凋谢,只有酴醿花在盛开。同时,诗人也在寻找其他可能还在盛开的花朵,但却发现已经无处可寻。“莫趁垂杨飞絮,且随红药翻阶。”诗人用垂柳的飞絮和红药(一种花卉)翻阶的景象,来描绘立夏时节的特色。他劝诫人们不要追逐垂柳的飞絮,而是要欣赏红药在台阶上翻飞的美丽。
下片“倦游老矣,肯因名宦,孤负衔杯。”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他感到自己游历疲倦,已经老去。虽然为名宦所累,但他并不愿意辜负手中的酒杯,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寄语故园桃节,明年留待归来。”诗人借此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希望故乡的桃花在明年他归来的时候还能盛开,以此来寄托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
雨涩风悭,双溪閟、几曾洋溢。
长长是、非霞散绮,岫云凝碧。
修禊欢游今不讲,流觞故事何从觅。
待它时、水到却寻盟,筹输一。
燕舞倦,莺吟毕。春肯住,才明日。
池塘波绿皱,小荷争出。
童子舞雩浑怅望,吾人提笔谁飘逸。
记去年、修竹暮天寒,无丛迹。
——宋·洪迈《满江红·立夏前一日借坡公韵》
上片“雨涩风悭,双溪閟、几曾洋溢。”描绘了立夏前一日的天气状况,雨涩风悭,双溪紧闭,水流不再洋溢。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立夏前的沉闷和压抑。“长长是、非霞散绮,岫云凝碧。”诗人用霞散绮和岫云凝碧的意象,来形容自然景色的美丽。但这里的“长长是”却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美景的留恋和不舍,因为他知道这样的时光不会长久。“修禊欢游今不讲,流觞故事何从觅。”诗人借修禊和流觞两个传统习俗,表达了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但如今这些习俗已经不再流行,让人感到惋惜和无奈。“待它时、水到却寻盟,筹输一。”诗人期待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能够再次与朋友相聚,共同欣赏自然美景。这里的“水到却寻盟”和“筹输一”都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下片“燕舞倦,莺吟毕。春肯住,才明日。”诗人用燕子和黄莺的动作和声音,来形容春天的逝去。他感叹春天不肯停留,明天就要迎来立夏了。“池塘波绿皱,小荷争出。”诗人描绘了池塘中波光粼粼、小荷争出的景象,这是立夏时节的特色之一。这里的“波绿皱”和“小荷争出”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童子舞雩浑怅望,吾人提笔谁飘逸。”诗人借童子舞雩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他感叹自己提笔无法写出飘逸的文字,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迷茫。“记去年、修竹暮天寒,无丛迹。”诗人回忆去年此时的景象,修竹在暮天中显得寒冷而孤独,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里的“修竹暮天寒”和“无丛迹”都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去的怀念。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富有感染力和想象力。
初夏的晨光,已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在阳台印满铜钱般大小的光斑。
初夏的微风,已带着枣花和月季花的幽香,飘进每一条老巷子。
行走在时光里的你,准备好迎接这万木葱茏、荷叶满池的夏天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