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幽居初夏》
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闲居山阴时所作,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湖光山色、槐柳小径、白鹭翩飞、草长蛙鸣等初夏景致,充满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树阴下小径幽幽。诗人开篇即点明了自己的居所环境,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槐柳成荫,小径幽静,勾勒出一幅清新自然的画卷。
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飞舞,草丛深处蛙声阵阵,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新茬的竹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开始绽放。不仅展示了物候的变化,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诗人在欣赏这些自然景象的同时,也不禁感叹时光的匆匆。
诗的前六句极写幽静的景色之美,显示诗人怡然自得之乐。
最后两句“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随着年岁的增长,旧友逐渐离去,如今诗人午睡醒来,茶前无人共话当年,这种孤独感油然而生。
整首诗不仅描绘初夏的自然风光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孤独的感慨。这种情感展现了诗人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厚情感,让人深入地理解其人生哲学和创作理念。
5
《归园田居·其三》
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愤而辞去了彭泽县令的职务。归隐田园,辛勤耕作。
诗人开篇即写自己在南山下种植豆子,然而杂草丛生,豆苗稀疏。这既反映了田园生活的真实面貌,也暗示了诗人不畏艰辛,坚持劳作的精神。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清晨早起,铲除杂草,直到夜幕降临,月光洒满大地,才扛着锄头回家。这种日复一日的劳作,虽然辛苦,但诗人却乐在其中,享受着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由。
在归家的路上,道路狭窄,草木茂盛,露水沾湿了他衣服。然而,他并不在意衣物的湿润,只愿心中的愿望得以实现。
这里的“愿”字,既指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包含了他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整首诗体现了生活中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劳动价值,实现自给自足,感到无比满足和快乐。
6
农家
明·钟芳
牛放平芜绿满郊,小池储水灌新苗。
夜归醉共妻孥乐,不与陶朱斗富饶。
青青的草地上,牛在吃草。小池塘里注满了水,正好可以灌溉新苗。一切都是那么美那么惬意。夜晚回来,与妻儿共度欢乐时光,这样的日子,就算你用陶朱公的财富来换我也不舍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和谐画面,展现了诗人平淡而充实的生活。
“牛放平芜绿满郊”开篇,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牛儿在平坦的草地上悠闲地放牧,郊外的绿意盎然,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小池储水灌新苗”,进一步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细节。小池塘中储满了清澈的水,用于浇灌新栽的幼苗。这里展现了诗人的勤劳和智慧,也暗示了他对农作物的悉心照料和期待丰收的喜悦心情。
“夜归醉共妻孥乐”一句,将画面转向了家庭生活的温馨和欢乐。诗人晚上归来,与妻子儿女共享天伦之乐,醉意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满足和幸福。
最后,“不与陶朱斗富饶”一句,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富足的人生态度。他并不追求像陶朱公那样的富有和显贵,而是满足于自己平淡而真实的生活。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这是超脱物质追求、注重精神修养的人生态度,具有人生哲学和价值观的体现。
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
五月,劳动者的节日,向辛勤的劳动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要向劳动者表达敬意,更要学习他们身上的劳动精神,那种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以劳动为笔,以汗水为墨,绘制出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