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训练:人物动作描写二。
欣赏了这几张图片后,砍柴的动作要怎样写?下面我就凭自己的记忆描绘一下。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把斑驳的光影洒在茂密的林间。林中有一两只小鸟站在枝头高唱,仿佛抗议闯进森林的入侵者。
此时,一名砍柴女人左手扶住杂木的身子,右手举起柴刀高高扬起,对着杂木的头狠狠地一刀劈下,又一刀劈下。每一刀都让人感到生命的力量,每一次落下的部位都那么精准有力,一般两三刀就将杂木砍断,砍了一堆要收拢捆扎,再挑回家。这就是我记忆中砍柴的样子。
今天继续讲怎样写好人物的动作描写。一篇文章用词准确与否,很明显的体现在动作描写上。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为了使艺术作品有教育,有说服的力量,必须尽可能使人物多行动。因为行动本身能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如朱自清《背影》中的片段:我看见他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身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的月台就不那么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了下来。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经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上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这段话用一连串的动词,表现了父亲行动的艰难,但为了儿子在所不惜,洋溢着浓浓的爱子之情。从上面这个例子也可以明白,动作描写首先要先选准动词,动词前还可加以修饰。比如同样是"走",我们形容老人,一般用颤巍巍地走,步履蹒跚;形容年轻人,常说大步流星地走,健步如飞;形容姑娘常说轻移莲步,摇曳生姿;形如小学生常说身轻如燕,行走如飞。
另外还要用上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生动。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段排球运动员扣球动作的片段。只见她上前一步,猫着腰,眼睛紧紧地盯着正在下坠的球,纵身一跃,抡起右拳,朝球猛地一击,球像一个炮弹,砰的一声,重重地落在了对方的界内,对方措手不及,中国队再添一分,场上响起了轰雷似的掌声。
这三段话告诉我们,在动作描写中,用上联想比喻等修辞手法,会使文章更加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