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是明代文学家陈继儒的著作,在这本书的《集灵篇》中有这样一段话:
对棋不若观棋,观棋不若弹瑟,弹瑟不若听琴。古云:“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
古琴
“琴趣”二字的来历“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是借用古人口吻说出的,大意就是说:“只要能体会到琴本身的乐趣就行了,至于要用琴弹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也就没有必要了。”
说这句话的人是谁呢?他就是“五柳先生”陶渊明,原来陶渊明有一张没有弦的琴,作为自己的文房玩物。人家问他:“无弦之琴,有何用处?”陶渊明答道:“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
陶渊明绘像
这是“琴趣”二字的来历,从陶渊明的话语中可知:琴的乐趣不在于音声,其实这只是陶渊明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的性格使然。
可是后人却把“琴趣”二字用为词的别称,可以说是一种认识上的谬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把“琴趣”作为词的别称,在两个方面出现了谬误:
- 一是把“琴曲”当成“琴趣”,是在“曲”字和“趣”字的字音层面上出现的谬误,这是第一点。
- 二是词自产生以来,是以音乐的形式存在的,是配合谱子歌唱的,也叫歌词,所以有些词人就把词比之为“琴曲”,因而就将“琴趣”当成词的别称。这第二点,也就是是在认知层面出现的谬误。
宋代传世名画《听琴图》·局部
“琴趣外篇”的含义和来历今天所能见到的以《琴趣外篇》为名的宋代词集总共有五部,分别是五位宋代词人的作品,这五位词人和他们的词集分别是:
欧阳修的《醉翁琴趣外篇》、黄庭坚的《山谷琴趣外篇》、晁补之的《晁氏琴趣外篇》、晁端礼《闲斋琴趣外篇》、赵彦端《介庵琴趣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