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唯一的传世作品,它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夜间在家中晏饮、听乐、观舞的场面。
宋徽宗时期编的绘画著录《宣和画谱》中有一段文字,记述了顾闳中在10世纪创作《韩熙载夜宴图》的故事:
“顾闳中,江南人也,事伪主离石为待诏。善画,独见于人物。是时,中书舍人韩熙载,以贵由世胄多好声伎,专为夜饮,虽宾客糅杂,欢呼狂逸,不复拘制。李氏惜其才,置而不问。声传中外,颇闻其荒纵,然欲见樽俎灯烛间觥筹交错之态度不可得,乃命闳中夜至其第,窃窥之,目识心记,图绘以上之。故世有《韩熙载夜宴图》。”
大意就是是李后主听闻顾闳中沉迷声色,不接受当朝拜相,李煜惜其才,于是就派顾闳中前来画了韩熙载夜宴宾客的放浪情景,而后又派人将画作送至韩熙载府上,使其感到羞愧。
但其实还有一个版本的记载是说,李煜继位,猜忌心很重,*了很多北方人,韩熙载为了逃避李煜的猜忌,而故意纵情声色。李煜为了验证他是否是真的沉迷酒色,所以派人进入其府,绘制了夜宴图的长卷。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极其混乱的时期,彼时中国重新陷入四分五裂之中。南唐后主李煜继位后,北方的宋朝威胁着南唐的安全,李煜一方面向北宋屈辱求和,一方面又对北方来的官员百般猜疑、陷害,整个南唐统治集团内斗争激化,朝不保夕。
而韩熙载,因父被李嗣源所*而奔吴,因为他恰巧就是北方人,始终没有得到重用,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韩熙载的政治抱负和理想完全破灭,而且亡国当俘虏的命运迫在眉睫,个人的内心和客观的现实错综复杂,使他除了用声色娱乐来安慰和麻痹自己,已经没有别的出路。
《韩熙载夜宴图》正是围绕中心人物韩熙载展开,再现了一幅宾客满堂的的图画,画面的情节一直围绕中心人物韩熙载一步步展开,细化了主人公在当时复杂的形态下做着激烈的心理斗争,绘了他在夜宴的背景下沉郁寡欢的神态,深化了作品的内涵。
《韩熙载夜宴图》不仅体现那个时代的风貌,更真实揭露了政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此画采用了传统的打破时间概念的构图方式,并穿越时间观念把先后进行的活动展现在同一画面上。虽然整幅画情景节奏繁杂,人物动势变化多样,却安排得宾主得当,疏密有致,场景衔接自然连贯。
在不同的场景之间,画家还精巧地运用了屏风、床榻、长案、管弦乐器等古代屋内常见的物品将画面进行软分割,使画面既有彼此的独立空间,又不乏连贯性。
顾闳中通过对不同形体的姿态、目光手势的相应描绘,画中人物有的弹奏琵琶,有的挥手舞蹈,有的按拍欣赏,情态生动。《韩熙载夜宴图》设色工丽雅致,富于层次感。多处采用了朱红、朱砂、石青、石绿以及白粉等色,对比强烈。
从全卷来看,画中运用的线条是“铁线描”居多。作品用笔挺拔劲秀,线条流转自如,铁线描与游丝描结合的圆笔长线中,时见方笔顿挫,顾闳中擅长用此种描法,史料记载这种线描是受后主李煜书法影响而成,颇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