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如果你喜欢一部歌剧,可以通过作曲家所处的时代、生活和写作的经历,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以及歌剧当中重要的音乐特点这些方面进行了解。作曲家是如何通过音乐让整个故事更立体,让主要人物形象更丰满的?今天我们就来听听郝老师是如何解读威尔第“黄金中期”最杰出的名作——歌剧《茶花女》。
意大利作曲家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1813年10月10日—1901年1月27日)出生于意大利北方城市帕尔马附近的勒朗科勒(Le Roncole),逝世于米兰,享年88岁。他的名字“Verdi”已经成为“歌剧”而且是“意大利歌剧”的代名词。对于意大利人而言,威尔第的音乐和名字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在意大利语中“Verdi”可以拼写成“Verdi è re d’Italia”,即“威尔第是意大利的王”的缩写。
纵观威尔第的歌剧创作,从他写于1839年的第一部歌剧《奥贝尔托》开始,到1893年最后一部歌剧《法尔斯塔夫》为止,这半个多世纪的写作证明了:一个成功的歌剧作曲家除了自身要不断地学习和努力地工作以外,自我心智和人生观的成熟其实更加重要,同时他所生存的那个时代也要给作曲家以巨大的包容和适时的契机。
威尔第的歌剧创作一般被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早期歌剧一直到1851年,在作曲家38岁即将进入不惑之年时,终于迎来了“威尔第中期”三大金曲的时代,包括《弄臣》《游吟诗人》和《茶花女》,其中又以《茶花女》最被全世界观众所熟知。
《茶花女》的成功首先在于戏剧上,这部歌剧改编自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小仲马的原著在文学上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甚至是标准的戏剧人物形象。威尔第为这部歌剧起了新的名字“误入歧途的女人”(La Traviata在意大利原文中的真实含义)。经过这样的改编,茶花女已经脱离了一个因自己身份的污点而无法获得爱情的“苦情女子”形象,继而变成了人类文明中一个通过爱的奉献而能自我救赎的灿烂形象,这就是《茶花女》的主题。
《茶花女》的成功其次是在音乐上,音乐上的成功在于威尔第总算摆脱了意大利“美声”歌剧传统的束缚。挣脱了他的前辈或同行如罗西尼、贝利尼和多尼采蒂一直惯用的,相对轻视“戏剧”而过分关注“歌唱”的意大利歌剧传统。比如,一开始的轻柔主题,一直拖到第三幕才再次出现,意味着茶花女经过生活的苦难,那凄美的、令人倍感同情的绝色女子快要凋谢的时刻终于来到。而在第一幕中花腔不断、风尘满怀的社交女郎经过生活的洗礼,她的旋律变得越来越朴素。第三幕临死前的唱腔更是质朴的如同念白,当阿尔弗莱德和他的父亲来请求生命垂危的茶花女的原谅时,当茶花女回光返照的最后一刹那,高声唱到“我不痛了,我感受到了喜悦!(Gioia!),我会重生!(ritorno a vivere!)”。这一切都标志着威尔第本人的全面成熟,威尔第开始了只为自己心中那个悲天悯人的歌剧舞台上的角色而写作,并预告了18年后空前绝后的《阿依达》的到来。
本期主讲人
郝维亚,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作曲系主任。1999年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作曲专业博士毕业,师从吴祖强教授。意大利罗马圣·切契利亚音乐学院 (Conservatorio Santa Cecilia di Musica ) 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in New York)访问学者。
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教育部/策划
郝维亚/文
吕天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