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的典故,昭君出塞的历史典故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11 07:18:48

前言

古往今来,似乎很多人都在赞美王昭君,因为她嫁到匈奴,有助于世界和平,她的做法似乎符合多数人的利益。

她以为特殊的形式,为中国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应该受到赞美,但仅仅赞美,似乎远远不够。

试想,王昭君是绝世美女,汉元帝又是一个好色之君,他怎么会忍痛把王昭君嫁给匈奴呢?因为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昭君出塞的典故,昭君出塞的历史典故(1)

王昭君在宫内的遭遇

唐代大诗人杜牧似乎读懂了王昭君的哀伤,他写诗赞颂:

青冢前头陇水流,燕支山上暮云秋,蛾眉一坠穷泉路,夜夜孤魂月下愁。

王昭君出生在长江南岸的一个小村子,家乡有青石板,有油纸伞,而她被官员发现决定去长安时,她不到15岁。

姑娘如花似玉,为何要被带走?说的简单点,就是被官员发现长得不错,要带去长安赤峰汉元帝,当宫女。

小小年纪,就被选为侍奉天子,轰动了长江南岸,随后人人都投来羡慕的目光,羡慕王昭君依靠美貌改变了命运,当然,也有人感叹,王昭君真是太不幸了。

正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年少无知的王昭君带着懵懂的思想进入了长安。

昭君出塞的典故,昭君出塞的历史典故(2)

长安城的繁华和灯红酒绿,让王昭君心情澎湃,不仅如此,她被带到宫中后,见到了各种各样的姐妹。

不仅如此,她还有自己的房子住,太监们每天还要给她们化妆,弯弯的眉毛,好看的发型,她们要等待的,就是汉元帝的“宠幸”。

虽然没有当宫女的经验,但天资聪慧的王昭君很快就明白了她来这里将要面对什么,从姐妹们和小太监的口中,已经猜出了八九不离十。

在古代,皇帝拥有佳丽三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似乎是中国封建王朝的一个属性,但古代有多少皇帝因为痴迷于女色而毁了国家呢?

昭君出塞的典故,昭君出塞的历史典故(3)

后宫佳丽三千,万紫千红,王昭君不过只是一点。尽管这一点含苞欲放,但毕竟后宫人太多了,想要被皇帝宠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汉元帝的周围,供他使用的女性足有千人,按照古代封建王朝的布局,至少有一个皇后,然后下面有众多嫔妃,光封号就有几十个。

比如昭仪,良人、贵妃,充依等等。

但更多的女性是得不到宠幸的,一如王昭君,她每天在后宫吃穿不愁,和姐妹们一起出去玩,晚上坐在房顶上看星星,想念家里的一切。

姐妹们都讨论:“什么时候可以见皇上一面呢?”

众所周知,汉元帝是好色的,他在选择自己的皇妃也有要求,据说在他当太子的时候,有个女性叫司马良娣,把他深深地迷住了,当司马良娣生病后,他居然去照顾她,还要一起赴死。

昭君出塞的典故,昭君出塞的历史典故(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