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母”一词出现在第二十章,是老子的独白。经文最后一句是: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鄙,我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段经文源自《金人铭》:「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众人惑惑,我独不从。」,理解的难点在“食母”二字。我的理解如下:
食,是“祭献,享祀。”的意思。即,血食。《篇海类编•食货类•食部》:「食,飨也,故祭名血食。」《管子•轻重甲》:「昔尧之五吏、五官无所食。」郭沫若等集校引何如璋曰:「飨,祀也。」《后汉书•王涣传》:「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血食,古代*牲取血以祭,意思是受享祭品。春秋战国时期,常常以“血食”、“不血食”借以指代国家的存续和灭亡,“宗庙不血食”,指祖先得不到祭祀,言国家灭亡。如:⑴《史记·陈涉世家》:「高祖时为陈涉置守冢三十家砀,至今血食。」即指分派三十户为陈胜祭祀,使其勿绝。⑵孙中山《民族主义》第五讲:「若说到灭族,他就怕祖宗血食断绝,不由得不拼命奋斗。」
“食母”的意思清楚了,这段经文的大意就可以理解了。即:
众人都有自己的道理,只有我愚妄无知,不识时务。我愿意特立独行,只重视国家的生存之本。
有以:犹有因。有道理。
顽以鄙:谓顽固且不入主流。
欲:愿意。
母,本源;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