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刘备口中的“运筹帷幄”, 意为在军中进行策划和指挥。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史记·高祖本纪》中的“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小说中出现的博望坡之战,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但指挥者并非诸葛亮。据《三国志·先主传》载:“(曹操)使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此战发生在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而诸葛亮出山是在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因此,这场战斗的指挥者自然不是诸葛亮,而是刘备。
说完了小说与历史之间的差距,再来谈谈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以后,对诸葛亮非常尊重,此举也招致关羽和张飞的不满,原因正如关羽和张飞在第三十九回所言:“孔明年幼,有甚才学?兄长待之太过!又未见他真实效验!”因此,当诸葛亮进行战前部署时,关羽和张飞先后出言讥讽。而当博望坡之战取得大胜后,关羽和张飞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该回中关羽和张飞说了这样一句话:“孔明真英杰也!”从此,两人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从未有过半点怀疑。
那么,除了关羽和张飞之外,赵云对诸葛亮这位年轻人又是什么看法呢?从博望坡之战来看,似乎找不到赵云的态度,但书中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众将皆未知孔明韬略,今虽听令,却都疑惑不定。”这里面是否包括赵云呢?小说第七十回中有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赵云对诸葛亮才能的真实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