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
“匪夷所思”,是一个成语,出于国学经典《易经》。《易经·涣卦》中有:“涣有丘,匪夷所思”。这里的“匪”,即非、不是,郭沫若《女神·棠棣之花》:“讥馑匪自天,屠戮咎由人”中的“匪”也是这个意思;“夷”,在古汉语中有平和、平易的意思,这里引申为平常、通常,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比兴》:“义取其贞,无从于夷禽”中的“夷”,杨明照校注:“夷,常也。”“所思”,即所考虑的,所想象的。全句的大概意思是,化解小群体而聚集成山丘一样大的群体,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具体是说普通人都是不能舍弃自己眼前的利益,而会放弃长远的利益,因此不能壮大起来。“匪夷所思”今多用来形容一些非常奇怪、不同寻常的事情,或者用来形容一些自相矛盾、不合常理的说法,这些事情或说法完全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和理解,让人感到困惑和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