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为涵养德性,则莫如提倡美育。”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专门论述美育对于“高尚之思想”的涵养作用,这与近年来国家倡导“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美育精神遥相呼应。2020年,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体现出当前国家层面对美育事业的空前重视,凸显了各学段开展美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从宏观角度看,《意见》明确了大学美育的基本目标和培养手段。如《意见》特别指出,要在高等教育阶段,开设“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美育课程,进而“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培养“具有崇高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的高素质人才。以上精神从顶层设计上为大学美育的开展指明了路径方向。
从政策解读看,如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要充分认识学校美育在整个教育改革发展中、在整个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美育是教育的“磨刀石”。这是因为,美育把“人的所有的*、愿望、梦想首先‘打磨’成符合社会规范的表达,在此基础上再朝更加高尚的道德层面去‘打磨’,让他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因此,对尤具主体意识的大学生群体乃至更为宽泛的青年群体来说,大学美育极其重要。大学美育是在通过科学的美育手段,培育作为未来国家栋梁的青年群体形成纯真向善的正确审美观,推动其饱含美好心灵的健全人格完成定型。
从一线教学看,大学教师近年来对美育事业的关注热情持续升温;对大学生群体而言,大学美育也已成为其提升内在素养的“必修课”。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看来,大学美育正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三育交融的大学生人格培养教育。王一川在其主编的《大学美育》中指出,大学美育既不应被视为过度专业化的审美教育行业,也不应被看作纯粹业余型的审美教育行业,而应被视为“集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于一身”的大学生完整人格养成行业。进一步说,大学美育的核心是在培养人格定型层面的“美好心灵”,即助力大学生成为“具有内在美质的高素养之人”。
“虽有良玉,不刻镂则不成器,虽有美质,不学则不成君子。”以一例说明。当下“流量明星”失德现象屡见不鲜,本质上源于这一行业普遍缺少对美育精神中“内在美质”的健全人格培养。由消费文化强势主导的娱乐产业,倒逼年轻人将注意力聚焦于对外在美急功近利的攫取,蒙蔽了心灵深处对内在美的本真追寻,进而削弱审美道德层面“本自具足”的敬畏认知。由此,这些本应明亮纯洁的未来“新星”,却因美育这一课的集体缺失成为昙花一现的“流星”;本应被视若珍宝的艺术创作沦为浅薄功利的畸形审美对象,迫使这些单纯的青年偶像被裹挟进“流量至上”的商业收编逻辑和“娱乐至死”的艺术创作误区。
那么,科学的美育应如何“育”?为回答这一问题,不妨先厘清一个普遍存在且困惑美育教师的问题——美育是否等同于艺术教育?王一川指出,美育是通过审美感官的愉悦或熏陶而涵养心灵。由此可见,与艺术教育主要涉及艺术知识储备、艺术鉴赏能力、艺术创作思维的提升相比,美育更深一步,其本质是对“基于感觉愉悦的美好心灵的涵濡”,也即美育通过激发五官感觉的愉悦,去推动“人生信仰的坚定、稳固、强化与升华”。由是观之,美育并不等同于艺术教育,前者是在依托后者的基础上完成对于人生信念的涵濡。
进一步聚焦大学美育之“育”。著名艺术教育家赫伯特·里德在1931年爱丁堡大学就职演讲中指出,艺术在大学中的地位可能取决于它在大学课程中获得的认可度,但长远来看“艺术是我们的人生之路”;现代美育思想创始者席勒也指出,美育可以弥合人的撕裂,使现代人重新变得完整。大学美育正是试图基于大学艺术教育的已有积累,进一步助推提升青年人的气场魅力(如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审美涵养(如更好把握文艺作品乃至人际关系中潜藏的言外之意和哲思意蕴)、人格修养(如“纯粹如精金,温润如良玉,宽而有制,和而不流”),等等,也即大学美育是以更为科学的审美与艺术手段,帮助青年树立良善的人生信念的育人途径。
具体操作层面,如王一川系统提出的,大学美育可以通过自然美育、社会美育、科技美育和艺术美育4个部分,完成大学生乃至泛大学生的青年学子审美形态和健全人格的塑造。而这其中的艺术美育又是重中之重,具体可以分为中国古典型艺术美育、中国现代型艺术美育、外来型艺术美育以及当下新兴的网络艺术美育等,以起到蔡元培所说“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的作用。在传统的自然美育中,应带领大学生关注自然美对于人的感召力(如了解苏轼写诗赞文同善画竹有云:“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在中国古典型艺术美育中,应了解何为气韵美、感兴美、古雅美;在中国现代型艺术美育中,应熟稔典型、流兴、流动回溯等美育模型的定义;在外来型艺术美育中,应基本掌握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艺术美的内涵外延与经典作品;同时,更应积极拥抱科技高速发展下的世界新形势和大趋势,如关注新时代下新兴的网络艺术美育中跨界融合、开放互动、沉浸体验中的审美特质,以呼应《意见》中“营造全社会共同促进学校美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的指导精神,帮助青年群体形成“以美导真”“以美润善”“以美树信”的大学美育思维连接,最终达成由大学美育与智育、德育和信仰教育相互涵濡的新时代育人新目标。
来源: 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