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最近一位朋友跟我吐槽他的邻居,一家三口人,经常吵吵闹闹的。昨天夜里十点过了,还能听见妈妈歇斯底里的教训小孩。
朋友说,自己原本是很喜欢小孩子的,最近跟女友也有结婚生子的打算,但是这段时间隔壁邻居的父母,总是对孩子大声吼叫,感觉小孩很难管教,他也害怕自己成为那样的家长。
光是听着这对父母教育孩子的声音,他作为一个成年人都感到害怕,更不要说年纪那么小的孩子了。
中国很多父母都认定一个道理——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传统观念上来说,父母们都更倾向于用严苛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在面对那些屡教不改、说几次孩子都不听的情况时,更是会提高音量,大声吼自己的孩子。
从心理学上说,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方式,直接决定了这个孩子今后的发展。童年的问题的确都需要依靠成年后的漫长岁月来解决。
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被父母大声吼叫的情形之下,那么这样的孩子极有出现性格缺陷。
内向自卑,形成讨好型人格无论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吼叫是否属于有意识的,只要孩子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在每一次面对父母的大嗓门时,都会感到恐惧。
一方面是因为成年人体格更大,从身高上会给孩子造成压迫感,从音量和辱骂中更会给孩子心理上施压。经常大声吼孩子,会让他们对自我的认知错位,从而不断的怀疑自己。
尤其是一些父亲,可能受自己父辈影响,或者是个人性格原因,在对孩子吼叫的同时,还会语出伤人,说一些对孩子自尊自信有着强烈打击的话——你这个狗东西、你真是太蠢了、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孩子……
通常情况下,孩子的心智都不算成熟,三观也属于摸索和树立阶段,在这个时候如果父亲对孩子有着这样的“棍棒教育”,无疑会让孩子变得更加敏感、多疑。随着那些伤人话语频率的增加,孩子会越来越认定,这些评价都是对的,从而变得自卑、懦弱、小心翼翼。
另一方面,在孩子天性的驱动下,会想要得到父母的肯定和夸赞。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他们就会想方设法达到父母给出的要求。
比如,当父母说自己吃饭慢时,下一次他们可能会狼吞虎咽的进食;当父母说自己不乖时,他们就会顺从父母的指示去做事和思考。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失去自我意识,变成一个习惯性讨好他人的性格。
逆反心理,喜欢逃避如果自己做了某件事,却被父母大声吼叫对待,这无疑会给孩子心灵蒙上阴影。时间一长,他们就会变得对“吼叫”充满敌意。但是由于认知的不完善,孩子会把这种敌意的对象当成父母,长大之后会对权威产生敌意。
面对他人的建议、提醒时,会激起内心的逆反心理,从而看什么都不顺眼,对任何可能会束缚、影响自己的人和事都持敌对态度。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不加以重视和引导,这样的孩子很有可能会患上更严重的心理病症,或者走上犯罪的道路。
此外,因为父母长期的吼叫,孩子会慢慢的对事件本身产生逃避的想法。
比如,因为孩子上课不认真,所以回家后被父母大声苛责,那孩子很有可能会厌恶上学。他们会认为,不去学校就不用上课,也就不会遭到父母的吼叫了。
这样的逃避心理会逐渐扩大、恶化,以至于今后成人之后,逃避问题、逃避现实。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其实最为重要。
很多时候,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的方式,也是源于上一辈对待自己的方式。用吼叫责打来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只会把这样的暴力“遗传”给孩子,从而影响更多的下一代。
教育孩子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要保持耐心也是难事,毕竟孩子作为一个需要雕琢和引导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是极其依赖父母的。他们也难以把握说话做事的尺度,难免总是犯错,惹父母生气。
但是父母在这个时候,最好是用心平气和的方式,跟孩子讲道理。
冷静的告诉孩子是非对错,以及这样做会造成的后果,从心底把孩子当做独立的、需要思考的个体对待,尊重孩子,才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 The End -
作者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The Growing Child》
*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