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报告将“人类根植于生态系统之中的观念将深入人心”列入2050年教育发展的愿景之一,强调通过教育变革,重新平衡地球作为生活的星球和独特的家园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自然教育重在建立人与自然的连接,通过接近自然体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因此,面向广大青少年开展自然教育,是着眼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一门必修课,具有至关重要的育人价值功能。
现在的孩子在电视、电脑、网络游戏、智能手机等高科技包围中,丧失了与自然亲近的本能,导致了一系列心理与行为上的问题,他们知道大熊猫、金丝猴这些课本上的保护动物,却觉得水龙头一打开就哗啦啦流水是理所应当的。这就是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提出的“自然缺失症”现象。
1990年代以来,很多国家都做了自然教育的相关尝试,如德国以法律形式规定“必须将教育作为森林公园的一项基本功能”、日本提出“充实青少年野外教育”等,都是呼吁更多人走进自然、认识自然,去认识一朵花、一只鸟,或是几片苔藓,去更深层次地了解生命、建立更好的生活态度。
借助自然观察、自然体验、自然笔记、自然游戏等多种形式,自然教育以其体验性、实践性等诸多特点,不仅有助于破解“自然缺失症”困境、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更成为贴近青少年需求,深化自然生态美育的新方式、新路径。
人从自然中来,人的本性就是要触摸大自然,触摸泥土。最直观来说,因为自然教育好玩,有参与感、体验感,在和大自然的互动中,孩子们能收获全方位的成长。相关调查表明,那些更亲近自然的孩子,更能表现出分享、合作、助人等积极行为品质,同时,他们的情感和行为障碍也更少。自然教育的先行者利奥波德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像山一样思考”,就是指在自然之中人们能够找回内心深处的那些东西,包括坚强勇敢、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好奇心与责任感。
自然教育不一定要远足、出行,去旷野、高山、景区,自然教育就在身边。假如一个孩子的观察对象就是校园里的一片草坪,他们会特别自然地想到是不是要减少*虫剂的使用,是不是可以投放更多植物种子营建一个小花园,也会对破坏草坪、砍树等行为有更深的思考。所以,自然教育的产出不仅仅是知识,更可能是科学精神,可能是对于身边自然环境改造与提升的责任感。
自然教育就是引领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综合调动五感深度感知自然美,提升对自然之美的感知力。引导学习大自然的生命智慧,了解生命生存意志、认识生命发展规律、理解自然生命共存于生命联结之中的本质,学会理性认知和欣赏自然生命,将自然生命之美内化于心,深化对生命之美的理解力、提升自我生命志趣;将生态之美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将生态之美外化于行,在行动中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融入对生活之美的践行之中,在与自然同心、共情中激发呵护自然的坚定情感,通过深刻认识生态科学知识,学习科学地看待自然生态,转变“人类中心主义”视角,学习从“生态中心主义”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培养理性的生态价值观,培育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观。
屈原的《离*》中借兰芷比喻君子芬芳、高洁的人格。人其实和植物一样,都需要潜心汲取养分,奋力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