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值分析法能超出边界吗,边界值分析法应用步骤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18 05:22:40

图5-3 因果图的基本图形符号

① 恒等:若原因出现,则结果出现;若原因不出现,则结果也不出现。

② 非(~):若原因出现,则结果不出现;若原因不出现,则结果出现。

③ 或(∨):若几个原因中有1个出现,则结果出现;若几个原因都不出现,则结果不出现。

④ 与(∧):若几个原因都出现,结果才出现。若其中有1个原因不出现,则结果不出现。

为了表示原因与原因之间、结果与结果之间可能存在的约束条件,在因果图中可以附加一些表示约束条件的符号。从输入(原因)考虑,有4种约束,例如:(a)、(b)、(c)、(d)。从输出(结果)考虑,还有1种约束,例如:(e),如图5-4所示。

边界值分析法能超出边界吗,边界值分析法应用步骤(5)

图5-4 因果图的约束符号

① E(互斥):表示a、b两个原因不会同时成立,两个中最多有一个可能成立。

② I(包含):表示a、b、c这3个原因中至少有一个必须成立。

③ O(惟一):表示a和b当中必须有一个,且仅有一个成立。

④ R(要求):表示当a出现时,b必须也出现。a出现时不可能b不出现。

⑤ M(屏蔽):表示当a是1时,b必须是0。而当a为0时,b的值不定。

2.因果图测试用例

例如:有一个处理单价为1元5角钱的盒装饮料的自动售货机软件。若投入1元5角硬币,按下“可乐”、“雪碧”或“红茶”按钮,相应的饮料就送出来。若投入的是两元硬币,在送出饮料的同时退还5角硬币。

分析这一段说明,我们可以列出原因和结果。

原因:① 投入1元5角硬币;② 投入2元硬币;

原因:③ 按“可乐”按钮;④ 按“雪碧”按钮;⑤ 按“红茶”按钮。

中间状态:① 已投币;② 已按钮。

结果:① 退还5角硬币;② 送出“可乐”饮料;

原因:③ 送出“雪碧”饮料;④ 送出“红茶”饮料。

根据原因和结果,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因果图(如图5-5所示。)

边界值分析法能超出边界吗,边界值分析法应用步骤(6)

图5-5 因果图

转换为测试用例,如表5-6所示,每一列可作为确定测试用例的依据。

表 5-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投入1元5角硬币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投入2元硬币

(2)

0

0

0

0

1

1

1

1

0

0

0


按“可乐”按钮

(3)

1

0

0

0

1

0

0

0

1

0

0


按“雪碧”按钮

(4)

0

1

0

0

0

1

0

0

0

1

0


按“红茶”按钮

(5)

0

0

1

0

0

0

1

0

0

0

1


中间

结点

已投币

(11)

1

1

1

1

1

1

1

1

0

0

0

已按钮

(12)

1

1

1

0

1

1

1

0

1

1

1


退还5角硬币

(21)

0

0

0

0

1

1

1

0

0

0

0

送出“可乐”饮料

(22)

1

0

0

0

1

0

0

0

0

0

0


送出“雪碧”饮料

(23)

0

1

0

0

0

1

0

0

0

0

0


送出“红茶”饮料

(24)

0

0

1

0

0

0

1

0

0

0

0


2.6 判定表驱动法

前面因果图方法中已经用到了判定表。判定表是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的情况的工具。在程序设计发展的初期,判定表就已被用作编写程序的辅助工具了。它可以把复杂的逻辑关系和多种条件组合的情况表达得较明确。

1.判定表组成

判定表通常由4个部分组成,如图5-6所示。

边界值分析法能超出边界吗,边界值分析法应用步骤(7)

图5-6 判定表

 条件桩(condition stub):列出了问题的所有条件。通常认为列出的条件的次序无关紧要。

 动作桩(action stub):列出了问题规定可能采取的操作。这些操作的排列顺序没有约束。

 条件项(condition entry):列出针对它所列条件的取值,在所有可能情况下的真假值。

 动作项(action entry):列出在条件项的各种取值情况下应该采取的动作。

 规则:任何一个条件组合的特定取值及其相应要执行的操作。在判定表中贯穿条件项和动作项的一列就是一条规则。显然,判定表中列出多少组条件取值,也就有多少条规则,条件项和动作项就有多少列。

2.判定表建立

判定表的建立因该依据软件规格说明,步骤如下:

① 确定规则的个数。假如有n个条件,每个条件有两个取值(0,1),故有2n种规则。

② 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

③ 填入条件项。

④ 填入动作项。制定初始判定表。

⑤ 简化。合并相似规则或者相同动作。

Beizer指出了适合使用判定表设计测试用例的条件:

① 规格说明以判定表的形式给出,或很容易转换成判定表。

② 条件的排列顺序不影响执行哪些操作。

③ 规则的排列顺序不影响执行哪些操作。

④ 当某一规则的条件已经满足,并确定要执行的操作后,不必检验别的规则。

⑤ 如果某一规则要执行多个操作,这些操作的执行顺序无关紧要。

2.7 正交试验法

利用因果图来设计测试用例时,作为输入条件的原因与输出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有时很难从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得到。往往因果关系非常庞大,导致利用因果图而得到的测试用例数目多得惊人,给软件测试带来沉重的负担。为了有效地、合理地减少测试的工时与费用,可利用正交试验法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1.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依据Galois理论,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是从大量的试验数据中挑选适量的、有代表性的点,从而合理地安排测试的一种科学的试验设计方法。

正交试验法,就是使用已经造好了的表格“——”正交表来安排试验并进行数据分析的一种方法。它简单易行并且计算表格化,应用性较好。下边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正交试验法。

例题:为提高某化工产品的转化率,选择了三个有关因素进行条件试验,反应温度(A),反应时间(B),用碱量(C),并确定了它们的试验范围如下。

 A:80~90℃;

 B:90~150分钟;

 C:5%~7%。

试验目的是搞清楚因子A、B、C对转化率有什么影响,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从而确定最适生产条件,即温度、时间及用碱量各为多少才能使转化率最高。这里,对因子A、B和C,在试验范围内都选了三个水平,如下所示。

 A:A1=80℃,A2=85℃,A3=90℃;

 B:B1=90分钟,B2=120分钟,B3=150分钟;

 C:C1=5%,C2=6%,C3=7%。

当然,在正交试验设计中,因子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而定量因子各水平间的距离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这个三因子三水平的条件试验,通常有两种试验方法:

① 取三因子所有水平之间的组合,即A1B1C1,A1B1C2,A1B2C1,……,A3B3C3,共有33=27次试验。用图5-7表示立方体的27个节点。这种试验法叫做全面试验法。

边界值分析法能超出边界吗,边界值分析法应用步骤(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