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到了冬天,北方天寒地冻,很多牛羊都无法安全过冬,更不用说人类了,所以冬天时他们会迫切地需要粮食。
如果遇到不堪一击的中原政权,游牧民族自然可以去抢,但若是遇到实力强悍的中原政权呢?他们便只能去买或者交换了!
游牧民族想要崛起,就需要金属,需要武器,游牧民族想要生存下去,就需要粮食和盐巴。但这些战略物资的价值却是非常高昂,也正是因此,催生了一种行业的崛起——走私。
但是随着长城不断的修缮和完善,所有商路都只能通过长城上的一道道关隘,才能进入中原地区。
于是乎,长城便成为了经济阀门!
游牧民族再想走私已经不可能,他们只能老老实实地经过长城关隘,不但要报备自己所购买的商品情况,还要一分不少的上交关税,这种情况自然是中原政权所渴望的。
第一,他们可以收取关税,提高王朝的财政收入。
第二,他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游牧民族从中原地区买走了些什么。
这些商品的清单往往能说明很多问题,假如说游牧民族开始大量采购铁器,甚至是武器和盔甲,说明战争就要来临了。
第3个用处是最关键的!凭借长城,中原政权可以随心所欲地对游牧民族进行经济制裁。
相信大家对“经济制裁”这4个字,都非常熟悉,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经常玩的一种套路,虽然很令人反感,但确实非常有效。
一旦中原政权通过长城对游牧民族进行经济封锁,游牧民族的生活就会变得非常难熬。也正是因此,每当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签订某种协议时,总会带上这样一句话——保证双方的正常贸易!
综上所述,历朝历代的中原王朝,修建长城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打压游牧民族政权,也不是单单为了防御游牧民族的进攻,而是为了双方能够稳定边防,促进贸易。说白了就是为了两边都好,所以说长城是一道和平之墙!
就好比说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这是一个何等魄力的人,但是他开创了大明王朝后,却开始拼命修建明长城。
难道是朱元璋打不过元朝吗?非也!
北元皇帝都被他抓走了,元政权更是被打得“漠北无王庭”,那朱元璋为什么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建长城呢?
答案很明确,朱元璋不想再打了,他想要和平,想要发展国内的生产力!而明长城的修建就是朱元璋对北元政权的一种态度,一种和平的态度!
西方学者为什么会说长城是害惨欧洲的罪魁祸首?西方学者的这种论断,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匈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匈奴就已经开始入侵中原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情况并没有好转,一直到了大汉时期,朝廷多次远征匈奴才算是将这一游牧民族政权击溃。不过击溃得并不彻底,大部分的匈奴被汉王朝的铁骑消灭了,但还是有一部分匈奴逃到了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