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提起李清照,绝大部分人对她的印象都只停留在“凄凄惨惨戚戚”这般伤春悲秋的意境之中,却难有人可以想象这样一位以忧郁愁苦而著名的才女,婉约派的代表词人,在骨子里却印着一份巾帼不让须眉的忠贞气节。
李清照生活在宋朝南北交替之时,此时的大宋正值风雨飘摇、内外交困之际。李清照虽是女儿身,却也忧国忧民。哪怕要饱受颠沛流离之苦,也不愿受制于金国,一心追寻大宋皇帝踪迹。
01: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专,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
北宋中后期,国家外有敌国的威胁,内有财政亏空的弊病,朝野上下一片萧条,早已露出腐败不支之相。
此时的大宋确实急需一场改革变法,来走出长久积贫积弱的困境,但王安石开展的变法运动触发了统治阶级上层之中剧烈的党争。一时间变法派和反变法派在政治上互相争斗倾轧,变法运动到最后并没有取得真正的成功。甚至因此导致大宋国情在大起大落之后,局面越加的困难。
李清照虽是一女子,不能为官,却也心忧国家局势,她阅读当朝大臣张耒所作的《读中兴颂碑》,又详细分析大宋的国情后,和诗两首,既《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在这两首诗中,李清照表面上是在分析总结唐王朝发生安史之乱和国家军队一败涂地的根本原因,鞭挞唐朝昏聩的皇帝唐明皇和当时误国的谄媚佞臣。实际上是通过借古喻今的方式,影射当时北宋末年朝政的腐败,讽刺当今的局面和大唐末年时候的一般无二:君主昏聩无能,臣僚尔虞我诈。
李清照希望能以此告诫当今的皇帝总结历史的教训,劝诫北宋的当权者不要犯了和当年唐朝一样的错误。
同时在此诗中不难看出李清照暗恨自己是女儿身,不能像男子一般为国出力的愤慨:“谁令妃子天上来,虢秦韩国皆天才。”
02: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公元1101年,此时北宋朝堂上的党派之争愈演愈烈,可谓是诡秘多变,牵连甚广。李清照一家以及丈夫赵明诚一家都遭到了牵累。
先是李清照的父亲被列入元祐党,元祐是宋哲宗赵煦上位后的第一个年号,元祐年间正是新党大力变法之时,而当时朝堂上却是由反对新政的旧党当政,所以在此后的党争中,旧党及其成员便被称为元祐党
后旧党在党争中落败,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便受到了牵连,被朝廷罢官。不仅如此“元祐党”的罪名还株连到了李清照,不允许李清照留在汴京。
“夏,四月,甲辰朔,尚书省勘会党人子弟,不问有官无官,并令在外居住,不得擅自到阙下”——《续资治通鉴》卷八十八
后来好不容易熬到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当权时,朝廷才大赦天下,解除了之前对于“元祐党”的惩罚。
但好景不长,因赵挺之于奸相蔡京政见不合遭到打压,被罢免了官职,并且在罢官五日之后就去世了。这还算玩,蔡京秉持着斩草除根的手段继续诬陷赵家,逼得赵明诚和李清照无法在京城立足,只得前往青州。
到青州后,李清照和丈夫开始了长达一年之久屏居乡里的生活。也就是在这期间她写了这首《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在此词中,李清照大胆的指责了屈原当年不收桂花入《离*》的错误,直言桂花“香远益清”更胜梅、菊,是花中第一流的存在。
这仅仅是在为桂花正名,更是李清照对自己卓尔不群、傲视尘俗、乱世挺拔,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正直品格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