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小故事简短,中国文化关于清明节小故事简短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20 05:09:06

历经种种磨难,辗转八个诸侯国,在外流亡19年后,62岁的重耳终于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即晋文公。重耳当了国君后,立刻对那些跟着他受尽苦难的大臣进行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是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在位期间他励精图治,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清明节小故事简短,中国文化关于清明节小故事简短(13)

多亏一位大臣提醒,他才想起,于是马上派人去请介子推。可是,请了几次介子推都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当他来到介子推家时,介子推却不见了。介子推认为忠于和帮助自己的国君是大臣们应该做的,没必要得到奖赏,甚至认为因此接受奖赏是一件很耻辱的事。

听说介子推背着自己的老母亲躲进了附近的绵山,晋文公就赶紧派士兵上山去找。可是找遍了整座山,也没有找到他们母子俩。

据说,介之推的家乡在今天的山西省介休市。有人出主意说可以用放火烧山的办法,把山的三面点着火,留下一面不点火,这样等火烧起来,介子推就会从没着火的一面主动跑下来。清 明(唐)杜 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小故事简短,中国文化关于清明节小故事简短(14)

清明节小故事简短,中国文化关于清明节小故事简短(15)

晋文公照办了,可是,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不见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出来。等到火熄灭后,大家上山,才发现介子推和他母亲紧紧地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被烧死了。

晋文公后悔极了,他对着介子推母子又哭又拜了半天,最后下令把他们安葬在那棵大柳树下。清明前后,阳光、雨水都充足,种植树苗成活率高,生长快。因此,我国自古就有清明时期植树的习惯。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起祠堂,把介子推死去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全国的人在每年的这天禁止用任何烟火,只能吃冷的寒食。

传说晋文公让人用这棵柳树上一段烧焦的木头给自己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对朋友的尊称,据说就是由此而来。

第二年,晋文公来到介山祭奠介子推,发现那棵烧焦的老柳树竟然复活了。新发的绿枝被风吹得飘来荡去,好像介子推在和自己打招呼一样。

寒食节和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有:禁火、扫墓、插柳、踏青、荡秋千、蹴鞠(cùjū)。为了防止冷食伤身,所以大家要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

清明节小故事简短,中国文化关于清明节小故事简短(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