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的成语四字成语,四字词语大全100000个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21 02:22:39

□ 宣颐斋随笔

□ 王乾荣

一档电视节目上,记者向主持人提问:有媒体称,未来一个时期,包括某国在内的全球疫情将面临最危险、最黑暗的“寒冷冬天”。您对此有何评论?

主持人答:全球疫情触目惊心,我的心情十分沉重。我们对当前某国人民面临的困境感同身受,向他们表示慰问和同情。

主持人“心情沉重”,是当然的;但他说“感同身受”,用词欠妥。

按,“感同身受”原指“心里感激就像亲身感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见《晚清文学丛钞·轰天雷》第二回:“万事求二兄代为照顾,感同身受。”又见叶圣陶《感同身受》:“你如果能给我解决三分之一,我真是感同身受。”

显然,主持人的“我们对某国人民面临的困境感同身受”之说,如果正解的话,并无“我们就像亲身感受到某方(或某国人民)的恩惠一样”这个意思。

又按,如今坊间大多人已抛却“感同身受”原义,而将之理解成“你们的遭遇就像我们亲身感受到的一样”。但即使从这个意义上讲,主持人用词也欠妥。

疫情期间,“我们亲身感受到的”,怎能跟某国人民遭遇的境况“一样”呢?实际上,天差地别。

我们是全民动员,严防死守,人人该戴口罩戴口罩;他们是乱七八糟,毫无章程,甚至为戴不戴口罩争个没完。我们遵从“生命诚可贵”理念,谨慎敬畏;他们奉行“自由价更高”宏旨,潇潇洒洒。我们已基本控制疫情;他们的疫情正由一个高峰向一个更加险峻的高峰迅疾攀爬。我们已经享受生活;他们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这些,都无法同样感受呀。

成语误用之另一大例,是“空穴来风”。史载,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今译,楚襄王对宋玉说:“风是天地间的气流,能吹到每个人身上。你却以为我独享有风,这是什么说头?”宋玉答:“我听老师说,枳树弯曲的枝丫会招来鸟雀做窝,空洞之处会进风。风的流向,是因环境差异有所不同的。”另白居易《病中诗》云:“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

一个艺人犯了错儿,观众批评,艺人说批评是“空穴来风”。如果他指的是“凡事发,皆有因”,承认自己有“漏洞”,“风”才吹到他,那对;但他的意思是,观众凭空捏造,这说明他既不懂这个成语,又臭硬兼具了……

那位说,您别撰文啦,成语就不能变化或新解?

答:这就涉及什么是“成语”的问题了。成语,乃是“具有固定结构形式和固定说法,表示一定意义,在语句中作为一个整体应用的词组或短语”。所谓“成”,是“定型”“既定”“原来”的意思。你变了用法,则失去原义,就是“新语”而不叫“成语”了。

那位又说,我们是成语新用,是“创造”,是“发展”,不行吗?

答:古人说“秀色可餐”,你说“颜值解渴”,是创造,也算发展。而把古人的“感同身受”“空穴来风”等等成语原词不动搬来,又作另解甚至反用,则属于误解或歪曲。如此解释并反用下去,就只有“变语”而无“成语”一说啦……

来源: 法治日报——法制网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