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也就是说,世上只有两种人是改变不了的,一是上等的智者,二是下等的愚人,中间的大多数人都可以被改变。
然而,真正的智者少,误将自己当作智者的“愚人”多。
有这么一个人,却宁愿做愚人而不做智者,那便是《尘埃落定》中的二少爷。
作者阿来连一个名字也不肯赐予他,却为他写尽了荣华富贵、香车美人。
可是,二少爷对这些根本不在乎,他别无长物,却热衷于做一个“傻子”。
结果,这部讲述“傻子”的小说,最终一举获得茅盾文学奖。
很多人看完后,怅然若失,觉得自己活得还不如一个“傻子”。
可是,别忘了,真正的“傻子”并不会承认自己的愚蠢,只有少部分“聪明人”,看起来很傻。
现在,让我们走进《尘埃落定》,来感受一场“傻子”与“聪明人”的博弈。
最聪明的活法
是做个世俗上的笨人
雪域高原上,受封了16个土司,麦其土司家是最普通的一个。
老土司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骁勇善战,是个勇士;二儿子五谷不分,是个傻子。
傻子的傻气,招来了父母的怜爱,以及大哥的亲仁厚待。
原来,大儿子根本不担心土司继承权会旁落,索性可以放宽心,把同父异母的傻子弟弟当亲弟弟来疼。
二儿子看似不着调,每天斗鸡赶狗、吃饭睡觉,过得自由自在。
可只有最亲近的心腹才知道,二少爷其实没有表面上那么傻,他射击的枪法是一等一的好,比起大少爷不遑多让,而且,他比大少爷更懂得人心冷暖。
在“傻子”的外壳下,二儿子说奇怪的话、做出格的事,都不会引起别人怀疑。
在外人看不到的暗处,他一直在默默扎根、成长,养精蓄锐。
这一时期,因为“傻”,他成功躲过了兄弟阋墙、权力倾轧。
作家富兰克林曾说过:
“傻瓜的心在嘴里,聪明人的嘴在心里。”
不急于逞一时之气,是“聪明人”和“傻子”的最大区别。
有时候,针尖对麦芒无可避免,但这种争斗是无谓的,只会增加内耗,无益于精进。
做个世俗上的“傻子”,并不意味着投降或认输,而是为了更大的主动权。
看似让步了,却因为谦和,不会招致他人记恨,引来灾祸,又可以积攒时间,韬光养晦。
如此,既保护了自我,又给未来积蓄了力量,等时机一到,便能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