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自建成以后,每日都在承载着经济和军事交通的使命,经历了无数风吹雨打和岁月侵蚀。
但纵然结构再坚固,也会被破坏,因此它逐渐失去了其昔日之风采。
石狮变迁为了让流传已久的“卢沟晓月”重新焕发出生机,也是为了继续它的使命,自百年之后历朝历代便经常对其进行修缮工作。
不过好在卢沟桥的桥墩及金刚墙在建造时打了十分坚固的基础,在几百年来并没有太大沉陷。
但卢沟桥的桥面每日都要经历频繁的交通磨损,因此数十年就要进行一次修理。
而卢沟桥上的重要雕刻——石狮子,也因为岁月的侵蚀而严重风化,不得不进行修补或重建。
这也就使得卢沟桥上的石狮子风格迥异,带有浓厚的时代特色。
金代的石狮子雕刻风格与同时期的宋朝相近,往往十分注重细节刻画,以写实化为主。因此卢沟桥上的金代石狮子毛发刻画细致,身形瘦长,肌肉骨骼感十分强;
金代白釉狮形枕 - 观复博物馆馆藏
而元朝修补或建造的石狮子,则更加专注于结构的精准刻画。因此卢沟桥上的元朝石狮子身体结实光滑,结构鲜明,大都面宽头大,身体与头部比例不均;
明清两代则是打破了原有的一柱一狮的形式,开始在大狮子旁增添许多虎头虎脑,憨厚可爱的小石狮子。
由于金、元两代距今过远,所以我们现如今看到的大多数都是明清两代的石狮。
之所以几百年来都没人能够数清卢沟桥上的石狮,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因为这些增添而上的小石狮子。
明代彭城窑白釉赭彩狮
由于明清时期思想逐渐活跃,人们在雕刻上更加追求生动活泼,因此这些小狮子很少是静态的。
拿第189号(文物部门对卢沟桥石狮的编号)石狮举例,威严庄重的大狮身下有两只小石狮。
一只趴在大狮左爪前,仰头去咬大狮脖颈处挂着的铃铛;另一只则被大狮压在肚下,只露出嘴巴和一只后腿,正用力地蹬着大狮的肚子,那种用力向外挣脱之感呼之欲出。
第17号石狮也同样有两只小石狮,一左一右蹲在大狮前爪上,正争抢着咬大狮胸前的铃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