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的三个典故,关于刘禅的真实故事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21 09:58:34

众说周知,"扶不起的阿斗"这句话最早是用来形容蜀汉后主刘禅的,一句"此间乐不思蜀"让大多数的人都认为刘禅是一个亲小人,远贤臣,将父亲辛苦打下来的江山挥霍殆尽的败家子。但也有人认为他是大智若愚,笔者也持这种观点,下面笔者通过3个小故事让大家看看历史上真正的刘禅。

刘禅的三个典故,关于刘禅的真实故事(1)

第一个,来自诸葛亮的高度评价

刘备的一生几近坎坷,到了晚年才打下了蜀汉这些家底,对于自己的继承人想必他一定是深思熟虑过的,他一共有四个儿子,除了刘封是义子,而且还死在他之前,所以在刘备临死前还有三个亲生儿子,分别是刘禅,刘永,刘理。

在这三人中之所以选择刘禅,不单单是因为他是嫡长子,还因为诸葛亮曾高度评价过他,原著中是这样描述的"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意思是说诸葛亮都说过刘禅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会有很大的作为。从这可看出刘禅压根就不傻。

刘禅的三个典故,关于刘禅的真实故事(2)

第二个,让诸葛亮都紧张的一句话

诸葛亮在白帝城托孤时曾说过一句话:"若其不才,汝可取而代之"。这原本是刘备为了让诸葛亮尽心辅佐的一句话,但是在刘禅看来,诸葛亮完全有可能威胁自己的统治地位,所以内心对诸葛亮处处提防。

在诸葛亮去世时,刘禅派李福前去探望他,在问和人接他班前,他让李福问了一句:"丞相百年后,子孙应如何处之"当时病重的诸葛亮也为之一怔,但聪明的他立马回答道:"吾家有八百桑树,忧之不及"原来刘禅不但忌惮他还忌惮诸葛亮死后他的子孙专权,由此可见刘禅是一个思虑长远的人。

刘禅的三个典故,关于刘禅的真实故事(3)

第三个,加强皇权,废除丞相制

诸葛亮死后,刘禅进行了很大的人事变动,诸葛亮在世时,他一个丞相就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满朝文武跑丞相府比去皇宫还要勤快,自己完全是一个象征,一个摆设。但诸葛亮在世时又不能公然裁撤否则会让敌国认为君臣离心,有机可乘。

所以刘禅利用诸葛亮死后迟迟不设立丞相,最终干脆将丞相制度废除,将原本丞相的权利一分为二,让两人担任,相互制约,最终达到巩固皇权的目的,这一举动绝对是政坛高手才能*出来的。

刘禅的三个典故,关于刘禅的真实故事(4)

以上三个故事,第一件他让诸葛亮认可,第二件让诸葛亮敬畏,第三件让诸葛亮始料未及。从这三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刘禅并非一个碌碌无为的人,只不过是生不逢时罢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