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字东野,浙江德清人,唐代诗人。早年时期,生活贫困,曾周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无所遇合,屡试不第。46岁始中进士,大器晚成,才有那首非常出名的《登科后》。50岁任江南溧阳尉。其代表名诗《游子吟》就是在溧阳时所作。在任不事曹务,常以作诗为乐,被罚半俸。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我个人共收录孟郊的三首代表作,分别是:《游子吟》、《登科后》、《劝学》。
今天复习孟郊的《劝学》,原文如下: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这首诗大意是:只有击打石头,才会迸发出火花,才能实现生火的目的。如果不击打,石头原本什么样还是什么样,连一点儿烟也不会冒出。同样的道理,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各种知识,才能明白事务的法则和规律;没有人生而知之,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人不是天然就会很多知识的。任何事情都必须自己去实践,在实际运用中再认识、再提高。别人得到的知识,于己无关,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时期是人生最好的年华,必须不辜负青春、不辜负时光,趁早努力。人生短暂,怎么可能长期都是“少年”。
孟郊这首《劝学》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四句四十个字,采取类比的方式,用石头只有击打才能产生火花的生动比喻,阐述了人如果不好好学习,知识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世上只有“学而知之”,不存在“生而知之”,而且,学习“须早为”,必须趁早、趁青春年少,如果一旦错过了学习的时间,少年时光不会重来,从而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学习读书的重要性。
中国自古以来十分重视读书学习这件事,甚至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所以。后世有诸多劝学诗文。今天再和大家分享颜真卿另一首《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首诗相信很多人也耳熟能详,同样,也是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客观地讲,就我本人而言,自认为从小还算是一个喜欢读书学习的人,其他优点不是很多,唯一还算得上优点的就是喜欢读书,喜欢读各种书籍,特别是文学方面的书籍,碰到喜欢的书,有时,彻夜不眠也要读完。当然,喜欢读书学习,也改变了我的人生命运,跳出了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还有一份相对比较稳定的职业。所以,趁着青春年少多读书多学习,有百利而无一害。
2021年8月31号
《白鹿洞二首其一》记得小时候,家长和老师在教育我们要用功读书时,常常会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其中的“一寸光阴一寸金”,最早出自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王贞白,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他自幼勤奋好学,且学有所成,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二十岁那年,经过三次科考,才登科进士。后曾从军戍边。二十七岁那年,他在朝廷谋了个闲职,常与罗隐、方干、贯休同等同时代诗人唱和。但他生不逢时,正赶上唐朝大厦将倾之时,无力回天。三十五岁那年,因看不惯腐败堕落的晚唐政治氛围,愤而隐退。退隐后,他并没有移情山水之间,而是潜心于家乡的教育事业,造福桑梓。他终年七十三岁,寿终正寝,被当时的南唐朝廷敕赠为光禄大夫“上柱国公”封号,建立“道公祠”,葬于广丰区城西门外城壕畔。他专注于诗歌创作,著作颇丰,不乏佳作,诗名与晚唐的郑谷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