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制造业大国,然而,发展制造业最重要的一环——能源,我们却经常被“卡脖子”,这是因为我国的能源呈现出“富媒、贫油、缺气”的结构,不得不大量依赖国外的进口。
然而,随着在南海的勘探深入,中国发现了一个“破局点”,它就是可燃冰,一种“后石油时代”的全新能源。仅是初步的估算,我国的可燃冰储量就达到了世界第一,如果未来能够实现商用,中国有望斩破现今能源局势,实现自给自足的周转。
那么,可燃冰要什么时候才能在我国实现商用?它未来可能取代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地位吗?
可燃冰是什么?可燃冰,正式名称是甲烷气水包合物。
它通常在低于10℃的低温和大于10MPa的高压下生成,在海洋中有大量储存,偶尔也会上浮到浅水层,海床上时而能看到灰白色的、像是脏污冰块一样突起的“矿藏”,拿在手中,能感觉到它给人的感觉很像冰块,但它会不断释放出“白雾”,有火源凑近时甚至还能燃烧起来,那就是可燃冰。
它作为能源的价值来自内含的天然气,甚至说它是天然气的“压缩包”也不为过:1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后,可以释放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
这也是可燃冰被称作新世纪清洁能源的原因,因为它进行完全的燃烧反应之后只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杂质极少,不同于煤炭燃烧会产生大量粉尘、氮氧化物等污染物。
而且,世界上有很多可燃冰,公认的可燃冰储量有1000万亿立方米,相当于有天然气的2~10倍,同时这个储量也是所有化石燃料总碳量的三分之一,作为替代能源而言,可燃冰再完美不过。
世界上的可燃冰都分布在哪里呢?经过了大半个世纪的追寻,科学家们发现海底和陆地均分布有可燃冰,在我国近海尤其多,包括但不限于大西洋两岸、太平洋周边和印度洋北部。不仅如此,我国的青藏高原冻土区也是可燃冰重要的陆域分布区,很难不说是自然给予中国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