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编》146.4)以羊角为饰,因此《说文》将其释为蛮夷所戴之帽,可见早期的帽是身份较低者佩戴的。但所谓以羊角为饰,也有可能是象小儿丫角形的束发方式,《诗经·齐风》中有"总角丱兮"[footnoteRef:11],而所谓丱,就是指小儿所束的两只向上翘的角辫,因此,笔者认为,
字上部也有可能是象丱角形。
巾,《说文》"佩巾也。从冂,丨象系也。"[footnoteRef:12]"巾"为一象形字,冂象巾,丨象系,而所谓佩巾,应类似于现在的手帕。在《玉篇》中有"巾,本以拭物,后人著之于头"[footnoteRef:13],可见巾本为拭物之用,后演变为头巾、冠的一种。《说文》中部分以巾为部首的字,也是指头巾,如"帻",《说文》释为"发有巾曰帻"[footnoteRef:14],即头巾的一种,因此本文将巾辑录进表示"冠"的字中。
冠,《说文》"絭也,所以絭发,弁冕之总名也……冠有法制,从寸。"[footnoteRef:15]冠在甲骨文中为
(《合集》6947),从元,上象一尖顶帽。根据《说文》释义,其作用是絭发、韬发,可见古人会将头发盘在头上,然后以冠固定。
《说文》中有"冠有法治",即当时的冠已经是一种尊卑的象征。男子二十要行冠礼,"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褀,介尔景福"[footnoteRef:16],行完冠礼之后,就代表此人已经成人,可以独立承担起家庭、社会的责任,并受到"冠"的约束。冠作为等级制度的一个缩影,不仅对人戴与不戴有要求,并且对所戴冠是否合乎礼仪也有要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记载了子臧因"好聚鹬冠"而被诱*的事,其中有"服之不衷,身之灾也。诗曰:'彼己之子,不称其服。'子臧之服,不称也夫。"[footnoteRef:17]可见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应该戴什么样的冠在先秦时期也是有特定要求的。
"弁",《说文》可查其古字"覍",释为"冕也,周曰覍,殷曰吁,夏曰收"[footnoteRef:18],弁的种类较为丰富,适用于多种场合中,"凡兵事,韦弁服;眂朝,则皮弁服;凡甸,冠弁服"[footnoteRef:19]。"韦弁"一词也见于《荀子·大略》中"士韦弁,礼也"[footnoteRef:20],韦弁作为打仗狩猎所戴的帽子,应在战国时期变为士阶层的代名词。在《仪礼·士冠礼》中郑玄对爵弁的注为"冕之次"[footnoteRef:21],可见爵弁或皮弁在先秦时期应是仅次于冕的礼帽。《诗经·卫风》有"会弁如星",即贵族会在皮弁上镶嵌玉石作为装饰,这应也是通过冠冕彰显佩戴者身份等级的方式之一。
胄,说文中有两种解释,一为"胄,兜鍪也。从冃从目"[footnoteRef:22],二为"胤也。从肉,由声"[footnoteRef:23],但该释义目前未有对应的古文字材料支撑[footnoteRef:24]。胄的古文字字形分为两种,一类胄的字形为
(《合集》36492),应象带有长缨的帽子,而另一类字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