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
当时的佟大为对王朔可以说是非常敬佩,他后来回忆起自己当时的想法时说:“我感觉他是个很有才的人,他的知识很广,甚至连阿拉伯国家的历史都很了解。”
电影《我爱你》是改编自王朔小说《过把瘾就死》,里面的男主人公也是“我”,王朔以自己的为视角展现了一个无比真实的婚姻状况。在这部电影中,给观众们留下最深印象的大概就是佟大为和徐静蕾吵架的对白。
《我爱你》
一手被王朔捧红的徐静蕾当时正如日中天,她的表演非常自然又充满爆发力,那种歇斯底里地发神经、对生活的一种默然,对丈夫的不满、怀疑以及不安,都被老徐演活了。有那么几个瞬间,观众们仿佛能感受到自己就已经进入了两个角色当中,给人很大触动,王朔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和还原能力令人叹为观止,而佟大为和徐静蕾的表演也几乎无可挑剔。
在后来,有媒体采访过佟大为,问他自己的演艺生涯中最满意的表演是哪次,他给出的答案就是电影《我爱你》。看过这个电影的人就会知道,《我爱你》里的佟大为是青涩的,稚嫩的。在镜头和徐静蕾面前,他的眼神会找不到方向,表情甚至还会僵硬,但这样的状态确实是最真实的,最好的表演就是不露痕迹。
《我爱你》
正是佟大为高度还原了王朔笔下的自己,在两年之后的《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当中,叶京导演再次启用了佟大为作为自己片中的男主角方言。
叶京是一个对影视艺术非常精益求精的导演,据佟大为回忆,在剧组里,演员对台词一个字也不能改动。里面许多对白都是王朔小说中的原话,动辄八、九页纸的台词要一个镜头完成,中间不能出现任何的差错。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这对戏份最多的佟大为来说是非常大的考验,那些日子佟大为连去卫生间的时候都在恶补台词,晚上收工之后说梦话都是剧中的台词。冯小刚说过,王朔的小说随便拿出一本翻开就念给自己,他就能够接着你所念到的文字继续背诵下去。
我不知道冯小刚是否真有这样的能力,但我相信当时的佟大为肯定是有这样的能力的。他把自己憋得像头困兽,当然,当时的佟大为最大动力就是他坚信尽管该剧拍摄极其艰苦,但只要是叶京导的戏,又是来自王朔的小说改编,那这部戏一定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