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唐时期江瑶柱已有美名,郭璞在《江赋》中曾将“玉珧、海月、吐肉、石华”并列为四佳,玉珧即是江珧柱。五代吴越人士“天馋居士”毛胜在《水族加恩簿》中对江瑶柱百般推崇,赞誉其“鼎鼐仙姿,琼瑶绀体,天赋巨美,时称绝佳”。直至清代,还有文人念念不忘江瑶柱。“乾隆三大家”之一的钱塘人袁枚以“好吃、好诗”名世,其在《续同人集》中引钱维乔诗句“明州数海物,最美江瑶夸”来夸赞江瑶柱。使得江瑶柱不仅仅作为美食珍味而享誉天下。由于古代文人墨客的宣传,加之江瑶柱确为海珍美味,喜食江瑶柱之风盛行,
《随园食单》云:“江瑶柱出宁波。”宁波古称明州,辖慈溪、翁山(今舟山定海)、奉化、鄮县四县,江瑶与贻贝(淡菜)相似,只是体型巨大。这东西盛产于南方海域, 历来认为南方盛产江瑶,其实北方渤海地区也很多。《天津县志》载:“近海产江瑶柱,土人呼为海刺”。天津人自古有这份口福,只不过他们自己不知道,因为他们把江瑶柱称为“海刺”,显然是个很贱的名字。文人蒋诗特别赋诗《沽河杂咏》:批评天津土著道:“海鲜第一江瑶柱,恰被人呼海刺名。我欲释名先品味,西施乳未较他赢。”天津的江瑶体型比南方海域出产的小一些,撬开一个江瑶只得指尖大小的干贝,有时在海边卖的干贝,当时挺大,回家干了,就成了一点点,但那是干贝不是瑶柱,
瑶柱性味甘咸平,功能滋阴补肾、健脾调中。《本草从新》说它能“下气调中,利五脏,疗消渴”之效;《本草求原》说它有“滋真阴,止小便” 之功。瑶柱含丰富蛋白质和少量碘质,功效与海藻、海带接近,但它含有非常浓郁的香味,味道更可口、更鲜美,无论做主料或配料都能突出或增添菜肴的美味。不仅口味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干贝有滋阴、生津、调降血压、改善肠胃消化不良等功效,加上干贝食味鲜甜,软滑而且容易消化,作主菜可以,作配料也可以,唱主角可以,跑龙套也可以,煲粥、熬汤加入少许,则味道分外鲜美,有点石成金之妙。
江瑶贝为席上之珍,风味蔼然。虽龙肝凤髓,有不及者。干贝以颗圆、粒大、鲜黄有光泽为上品。烹制前,将干贝去筋洗净放盆内,加葱、姜、料酒、用水浸过,蒸透出屉晾凉,原汁冷藏,随用随取。有一名菜干贝银丝羹就是用干贝和豆腐制成的,豆腐切的如头发般细,与干贝茸用盾清汤烩制,此菜曾获全国大赛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