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到来,气温逐渐升高,草木茂盛,蜱虫也进入繁殖高峰期。人们穿着清凉,皮肤裸露在外,户外游玩、劳作时一定要警惕草地、灌木丛、树林中潜伏着的蜱虫,因为小小的蜱虫可以传播多种疾病,其中由蜱虫叮咬引起的“发热伴”,也进入了高发季节。
什么是蜱虫?
蜱虫又被称为壁虱、扁虱、草爬子等,主要生活在野外,如山区、郊外、森林等地方,常常隐匿于草尖、枝头,一旦有人或动物经过,便爬到身上叮咬吸血,被蜱虫叮咬可引发多种疾病,严重可致命。
什么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称发热伴,又称为“蜱咬病”“蜱虫病”,是被携带新型布尼亚病毒的蜱虫叮咬后引发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早期症状是乏力、心、呕吐和腹泻,容易误诊为感冒或其他疾病。发热伴起病急,重症患者病死率高,病死率可超过10%,一定要引起重视,如果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可显著降低疾病重症率和病死率。
发热伴如何感染?
携带病毒的蜱虫叮咬是主要感染途径,一般寄生在动物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从野外回来,尽快洗澡检查,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头皮、耳后、颈部、腋窝、腘部、手腕、腹股沟这些地方。如果带宠物一起去郊游的话,回来的时候还要特别检查宠物身上是不是被蜱虫叮咬附着,检查的部位同样也是耳朵后面、颈部、腋窝等部位。
外出如何进行防护?
在野外郊游的时候,特别是在有蜱虫出没的地方,建议对裸露的皮肤和衣服可以使用一些含高浓度避蚊胺(严格按照使用说明的要求)等成分的驱避剂。要做好个人防护,建议大家穿长裤长袖,袖口、裤腿要扎紧,最好戴上帽子,衣物穿浅色光滑的,蜱虫不容易附着,一旦有蜱虫附着,也容易辨认。
发现蜱虫如何处理?
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还是墙面或地面发现蜱虫,不要用手直接接触,更不能用手直接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如果皮肤不慎接触蜱虫,尤其是蜱虫挤破后的流出物,要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如出现发热等不适,应尽快就医。
如果被蜱虫叮咬,重要的是要尽快去除蜱虫!勿使用蛮力,用干净的小号镊子将蜱虫尽可能靠近皮肤表面夹住,以稳定、均匀的力向上拉动,不要扭曲或猛拉蜱虫;也可先用酒精喷涂在蜱体,再用小号镊子取下。清除蜱虫后,用碘酒、酒精或肥皂水彻底清洁叮咬部位和双手。如果就近有医院的话,建议去医院寻求专业处理。
特别提醒大家,被蜱虫叮咬后,如果出现发热、乏力、腹泻等身体不适,要尽快就医,告知医生叮咬的情况,叮咬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来源:黄渤海新区疾控